“你也去礼堂?”
“嗯,一起走!”
“法官要来镇上礼堂审案子”的消息早已在营山县望龙湖镇周边传开。抽着旱烟的老汉、杵着拐杖的老太、身着工作马甲的环卫大爷、放下农活专程赶来的大哥大姐们……5月9日下午,镇文化礼堂里村民坐得满满的,部分镇村干部也到场旁听。
“五个子女,居然没人养,老了可怜咯……”
“家家都有楼房,老太婆还要去住敬老院!”
座位间依晰听得到大家窃窃私语。大家口中的老人是该镇年近八旬的罗老太。
钟绍斌庭前走访干部
耄耋之年的罗老太,丈夫已去世多年,膝下有四子一女,从2018年以来,由于老太生病需人照料,在镇村干部的调解下按照协议,由四子轮流每月赡养。“之前都好好的,从2020年开始就有点扯皮了,每次轮换都需要我们去劝说,直到今年3月,该老二照顾了,他不接手,老太婆没人管,我们才协调让她住进了敬老院,她实在没法才向你们起诉的。”在走访调查中,营山县法院城南法庭庭长钟绍斌向社区负责人了解到情况。
考虑到老人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且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多,赡养纠纷时有发生,为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钟绍斌决定把庭审现场直接搬到该镇文化礼堂。
“你当女儿的为啥子不赡养?老汉去世的时候你咋个没有出钱?”
“父母好的田土,老幺就占了一大半!”
“妈年轻的时候给你带娃娃,这下老了做不动了,就要大家一起养了……”
庭审现场,兄弟姊妹间怨气淤积,互相指责,仍在重复地“翻旧账”“摆老黄历”,强调自己付出多、得的少。大家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原告席上的母亲默默地擦拭着眼泪。
“昨天刚过母亲节,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母亲的吗?非要闹个高低输赢才肯罢休?”钟绍斌的灵魂质问一出,在场鸦雀无声。
“你们把一点竹子、一些田土看得比养育之恩、手足之情、伦理道德都要重,多分一点就能致富吗?你们的行为,后代都看着呢,周围乡亲都盯着呢,这大礼堂都瞧着呢!撇去自己的一点委屈,扪心自问一下老母亲该不该养……”
钟绍斌趁热打铁,结合法、理、情对老人的儿女进行教育说服,释明每个子女从法律上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道德上都有孝顺父母的责任,希望他们摒弃前嫌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经过耐心调解,虽因赡养方式意见不一致未能马上达成协议,但五位子女都表示愿意赡养母亲,同意庭后对赡养方案进行细化。
庭审结束后,钟绍斌就地进行了普法,向大家讲解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在家门口就能旁听庭审”这一方式,村民们赞不绝口,表示营山县法院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