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11-08 09:11:57编辑:庞捷


“我最想分享的经验是:新闻不是一次跑出来的,记者要把根扎在最深处。”

“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好故事是磨出来的,好记者是拼出来的。”

“我每天都用不同视角,记录、感受和分辨世间的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我感觉自己青春依旧!”

“细枝末节里的不寻常里,往往就有好故事,我们的价值就在这里。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我会继续奋斗。”
编者按
11月8日,是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这天,广大新闻工作者依然奔波在城市、乡间、企业、学校,依然忙碌着做采访、拍视频、写稿子、剪片子,依然奋斗在上午、下午、深夜、凌晨……用新闻精品书写时代华章,四川媒体人始终坚持“三贴近”、坚持“走转改”,守正创新,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践行“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邀请到4位四川媒体人代表,他们,有的是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有的是“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决赛选手,有的是四川“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获得者,有的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代表,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讲述媒体人的初心使命和奋斗历程,展示媒体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王眉灵:
记者要把根扎在最深处
11月6日是周末,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眉灵在这一天发了两条新闻。对于跑交通口线的她来说,这是一种常态,“干新闻这行,休息和工作的界线注定不会那么清晰。”
11月7日,又拼又忙的王眉灵收获好消息,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四川日报的文字消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获得了一等奖,她是主创之一。“我最想分享的经验是:新闻不是一次跑出来的,记者要把根扎在最深处。”谈及如何做好重大报道、主题宣传,王眉灵说,阿布洛哈村来车的新闻之所以能获得高评价,一个关键字是“深”。
作为全国最后一个符合条件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通路通车是中国脱贫答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全国关注“最后一路”的“第一枪”,由四川日报全媒体打响。
王眉灵介绍,“最后一路”的消息经报道后,阿布洛哈村成为“网红”,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很多媒体聚焦。四川日报全媒体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下沉优势,派记者徒步进村采写“驻村日记”,并组成采编团队持续跟进,不仅聚焦建设节点,也聚焦建设难点和重点;不仅关注公路项目建设进展,也关注阿布洛哈村民的心路历程变化。“最后见报的‘车路双通’稿件中,涉及新闻人物有村民、有建设者、有政府官员、有见证者,每个人物都很典型,正是源于对素材的大把积累。”
除了记者扎得“深”,稿件也要“深”。“阿布洛哈村车路双通”一稿中用了3段文字来讲阿布洛哈村通村路的建设有多难、如何克难。“这条公路长不到4公里,就打了3个隧道、架了一座钢桥”“建设难度相当于要在峭壁上‘啃’出一条路”,这些采访中听到的感叹,成为文稿亮点。这么一条村道,前后动用了10多位博士和教授级高工,联想到以前对“超级工程”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的报道,追问下,得知两者动用的专家团队力量相当。这种深刻、强烈的对比,也写进了文稿中。
再者,是融合“深”。“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当下,对重大新闻事件的传播,一定是全媒体表达。”王眉灵说,“阿布洛哈村车路双通”的新闻,呈现在报纸上的文字消息报道,只是整体报道的一个部分。在新闻事件当天,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新媒体专题,集纳短视频、微纪录片、现场特写等,通过矩阵平台,达到良好传播效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浩)
入选“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30人巡讲团选手陈昶:
好故事是磨出来的
“这么好看啷个办,我咋个这么好看?”提到三星堆,最出圈的短视频莫过于四川日报全媒体制作的《三星堆,你怎么这么好看?》,3天曝光量超5亿,走进央视五四晚会、高三的毕业晚会、幼儿园舞蹈课堂。
川观新闻记者陈昶是视频主唱。他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背后,考古人、媒体人锲而不舍接续奋斗的故事,以《三星堆,你怎么这么好看?》为题带到全国新闻界第八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舞台上,成为四川唯一进入全国决赛、入选全国30人巡讲团的选手。11月7日,陈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8月初,距离比赛视频作品上交还有1个月,陈昶开始动笔写稿,前后写了30多个版本。不断调整后,最终选择聚焦三星堆背后的三代考古人和媒体人薪火相传的拼搏奋斗故事。
从审稿通过到正式报送,只有16个小时准备。“我要背完2300字,一遍录制过,不能忘词、吃字、跳段。”无数次NG后,最终在凌晨2点完成录制。
在北京参加总决赛时,央视担任8年记者节晚会总导演的吕大庆老师对稿件只字未改,并评价“这条稿子找到了讲故事的感觉。”当陈昶参加完决赛下场后,同行为他的表现和好故事点赞。
每每说起定稿,最让他自豪的莫过于媒体人的接力和传承——“短视频也好,讲稿也好,背后是川报对三星堆持续近40年的关注探寻,从1986年三星堆第一次发掘开始,几代川报人从未缺席,他们的胶片和笔墨,我们的专题专栏、MV、H5、创意海报、微纪录片等融媒体报道……是考古人和媒体人的传承和创新,让三星堆在这个时代火起来的。”
相对于比赛的紧张,给陈昶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每个好记者背后的故事:既是记者又是当地驻村第一书记的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雍斌,4月就已卸任第一书记的他深夜为当地的招商引资准备资料;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丁小佩在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困在地铁五号线上成为被困者求生的灯塔……“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好故事是磨出来的,好记者是拼出来的。”(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魏冯)
“四川资深新闻工作者”王雁茹:
32年干一行,我青春依旧
“做点什么呢?”记者节前,刚获得“四川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的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雁茹因疫情防控,被要求居家隔离。
“回顾一下从业经历吧!”这个提议很快得到王雁茹的回应,“干这一行32年了,成绩远远不够,感悟却不少。”
1989年,读交通运输专业的王雁茹毕业后,到一家矿产国企工作。由于岗位原因,她经常“兼职”写一些通讯。
“写作之梦从此就这么被点燃了。”王雁茹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兼职”,很快,由于表现出色,她被调到矿产企业电视台。后来又机缘巧合,王雁茹“转战”到四川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专职记者。
“记者这个职业,并非外人看起来那么光鲜靓丽,其中的艰辛甚至危险只有自己知道。”王雁茹告诉记者,到四川工作后不久,她便进行了一次暗访地下赌场的报道。报道出来后,警方便进行了捣毁等一系列行动。
“当时年轻,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觉得有些后怕。”王雁茹说,“但这是记者的责任,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去做。”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雁茹和同事前往汶川县城采访。当他们到达彻底关大桥时,临时钢架便桥只能单边放行。等他们结束等待,刚驶过大桥,一个篮球大小的石头便从山上滚落,正好砸在他们此前停车的位置。“太险了,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王雁茹还曾因稿件“吃了官司”。2000年,一位妇女投诉教授丈夫家暴,因无法联系到教授,王雁茹和同事便只采访了教授妻子。新闻播出后,教授以家暴不是事实为由,将记者告上了法庭。“虽然后来经过法庭调查,家暴事实清晰,教授败诉,但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王雁茹经常用这个经历告诫新入行的同事,“作为记者,要始终牢记肩上担负的责任与道义,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同时注意规避新闻纠纷。”
王雁茹表示,如果没有选择当记者,自己可能会在国企干到退休。但选择了新闻行业,就注定将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歇。“32年的记者生涯,我把青春献给了新闻事业;看向未来,我每天都用不同视角,记录、感受和分辨世间的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我感觉自己青春依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赵荣昌)
扎根基层一线记者王蓝燕:
我会坚持讲好身边的故事
今年记者节,是遂宁市蓬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蓝燕度过的第14个记者节。“虽然时光飞逝,但我仍清楚记得自己2007年第一次采访的场景。”王蓝燕说,从返乡创业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基层一线,“我会坚持讲好身边的故事,传递基层好声音。”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基层有最生动的实践。记者如何将这些故事挖掘出来,讲得生动精彩?王蓝燕分享了她长期跟踪采访一个人的故事。
2007年,初入职场的王蓝燕遇到返乡创业的蒋乙嘉。那时,蒋乙嘉带着退伍后在外经商10年积攒的1600多万元,回到家乡——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只为一个想法:回报家乡。因为这是蒋乙嘉和他父亲的约定。
王蓝燕很快发现了“不寻常”。采访时,蒋乙嘉正蹲在新修好的通村公路边上,一边拿着卷尺量,一边念叨:“一般的村道路是3.5米宽,我们这个路怎么也得修4.5米,不然以后来旅游的大客车过不了。”对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的村谈旅游发展,按村民的话来说,这叫“想得美”。王蓝燕觉得有意思,写出了一篇“路一定要多修宽一米”的报道。
5年后,“不寻常”又来了。已经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蒋乙嘉,暂缓了村民发展产业的步伐,“我先试验一下,看哪个产业能做成,村民可以先流转土地收租金、打工,等试验成功了再参与进来。我赔了的话,算我自己的。”王蓝燕的报道,感动了不少人。
这些年,王蓝燕一直关注着拱市村,看着村里产业发展初具雏形,看着村民们充满了希望,看着拱市村与周边村组建成拱市联村、蒋乙嘉担任起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这些报道,记录的是蒋乙嘉的初心,也见证了王蓝燕的初心。这份初心,让她在十余年时光中毅然选择了坚守,在一个个细节中去发现不寻常;在一段段文字中,将发生在基层的故事和变化传递出来。
如今,拱市联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300元增长到21838元。今年,蒋乙嘉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不就是初心的力量吗?”王蓝燕说,这样的好故事,需要基层媒体人的砥砺前行,“细枝末节里的不寻常,往往就有好故事,我们的价值就在这里。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我会继续奋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