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村的樱桃采摘节,吸引不少人来摘樱桃。受访者供图
9月3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五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廖兴友时,他正和村委会副主任官久松谈论近期新栽种的一批李子树。近期,村里正鼓励果农学习邻村种植李子树的经验。
相比李子,五桂村更具特色的是樱桃。去年,廖兴友和官久松在网络直播平台“带货”卖樱桃,场面一度十分火爆。实际上,自2016年村里举办樱桃采摘节以来,不仅樱桃被纷至沓来的游客一抢而光,土鸡、鸡蛋、豌豆、红薯等土特产也成了香饽饽。今年1-8月,五桂村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总收入达200万余元。
当年,村民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商家后外出务工;如今又纷纷返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小康梦。
一个采摘节
烂在树上的樱桃
变成揣在村民兜里的钱
五桂村地处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
依山傍水,绿植成林,算得上一个“开门见景”的小山村。樱桃是村里的特产。
2016年,廖兴友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老家五桂村任村党委书记。在走访村里15个村民小组后,他发现影响樱桃收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桂村种植的樱桃皮薄,采摘期短,遇上刮风下雨,大量樱桃便落地腐烂。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妇女无法把所有成熟的樱桃采摘销售。
“既然樱桃运不出去,那就让游客来村里采摘。”这是廖兴友的第一个想法。2016年4月,五桂村举办了首届樱桃采摘节,吸引了来自成都周边的数万名游客。“情况好了很多,但仍有一批樱桃烂在树上。”廖兴友说,特别是2020年4月,因疫情防控需要,大规模的樱桃采摘活动停办,只能采取限流方式,引导游客有序进入采摘园,人流下降导致矛盾进一步凸显。
曾在媒体工作多年的廖兴友意识到,要使樱桃不烂在树上,必须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直播带货!”他的想法得到村民的支持。说干就干,他和官久松的“二人组合”很快出现在网络直播平台。半个月下来,全村樱桃销售达到10万元。
这几年,廖兴友想了不少办法提升五桂村樱桃的知名度。直播带货除了取得销售实效,还让更多成都人知道了五桂樱桃。今年4月,五桂村樱桃供不应求,村民实现收入17万元。
一处桃花源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卫生评比树起新风貌
五桂村的“樱桃名片”发出去了,但脏乱差”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5年前廖兴友刚回老家时,村里还有几处土房子,路也不好,甚至还有露天粪坑和猪圈,天气稍一热,刚走到附近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味。他意识到除了发展产业,环境治理也是个“烫手山芋”。
如何才能让村民积极主动地去改善环境?廖兴友和村干部想出了办法,在五桂村的十来个大院落里,实行一月一次的院落卫生评比,将成效明显的院落进行公示并表彰,奖励院落居民生活日用品。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张家巷有200多名村民,是人口最多的院落,常常受到表彰。”廖兴友举例说,4年前,张家巷有个废弃的小广场,如今已被改造成群众议事、跳广场舞的优美文化广场了。院落白墙上还有好几处涂鸦,都是村里专门请绘画人员来创作的。
交通也有变化。3年前,去往村里五桂山山顶的路还很窄,现在路不仅拓宽了,还在山脚和山顶建了两个停车场。“上下山的车辆再也不用找地方错车,从山脚开车到山顶只要15分钟。”廖兴友翻出朋友圈,就在上个月的某天凌晨,他在山顶拍到了雪山。
一碗旅游饭
因地制宜农旅融合
村民们有了更多梦想
如今的五桂村,更像成都近郊的一处桃花源,城里的人空闲了,可随时驱车到村子里赏花摘果。
五桂村樱桃的热销,其实也是整个村子产业逐渐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除了3000亩樱桃采摘基地,五桂村12组张安华等7户村民还种植了上万斤优质芹菜。
说到这里,廖兴友讲了一个小插曲。去年12月,村里的芹菜严重滞销,他和官久松不断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当天,村里就组织了30多名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帮助收割,并积极帮助寻找销售渠道。最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数十吨芹菜被销售到了成都周边各地,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除了优质芹菜,村里还种植了芍药100余亩、李子200亩、柑橘100余亩、杏1400亩。“3月赏樱桃花,4月摘樱桃,5月看芍药……”在廖兴友看来,这几年,五桂村正走在农旅融合的路上,以花为媒、以农造景、以景带旅,既增加了经济收入,也美化了环境。
村里的变化,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归。家住五桂村山顶的村民老李,原来在外地开了个小卖铺,一个月收入一两千元,现在回来搞餐饮,生意最好时,一天就能收入1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一举两得。”
从农村变景区,五桂村村民吃上“旅游饭”,得益于梦想照进现实的“樱桃梦”。而现在,村民们又有了“芍药梦”“李子梦”“葡萄梦”……(邹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