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 对话经济专家 从“最美大运社区”看社区经济蓝海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1-08-16 10:06:44编辑:邢春燕

书房社区经常举办“爱成都·迎大运”系列活动,打造全民大运风

东安大道旁,一片向日葵花海与世界大运公园遥遥相望

吾悦华府小区进行“公共空间”打造,让健身的热情和运动的乐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明年6月26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开幕。近一年时间里,怎样抓住办赛营城的重要窗口期,让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成果及时服务城市、惠及市民?
《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日前已经正式印发。根据《计划》,成都将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抓住“延期窗口期”,跑出“大运加速度”,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大运环境惠民中,其中一项就是去年以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会同市委社治委在全市开展的“深化社区迎大运·塑造社区新风尚”系列活动。该活动引导各村(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丰富多样的场景营造和居民乐享活动,以运动为载体,涌现出了一批成效较好的示范社区,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大运会、人人乐享健康的社区生活新风尚,彰显了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公园城市的独特魅力。今年6月以来,活动已在全市范围内推荐评选23个“最美大运社区”。
“最美大运社区”,美在何处?社区是社会的一个个小单元,当资源、治理下沉到社区,会怎样提升居民幸福感?面对社区经济蓝海,成都又应如何抓住机遇?上周,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先后对活动主办方、“最美大运社区”代表、经济领域专家进行了专访,一一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A
“最美大运社区”
啥标准?
居民需求为导向:四项标准都“惠民”
今年6月以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会同市委社治委在全市范围内推荐评选23个“最美大运社区”,10条“最美社区游线”、100名“最美社区导游”。在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此举旨在通过正面激励、激发社区活力,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和社区居民生活品质,让创建“最美”的成果及时服务城市、惠及市民,掀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办赛营城热潮。
怎样的社区才是“最美大运社区”?面对这样的提问,上述负责人表示,评选建立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大运环境惠民”“大运活动惠民”“大运品牌惠民”“大运服务惠民”四项评选标准,后续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爱成都·迎大运”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和“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
具体而言,该负责人谈道,一是营造社区运动场景,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评选69个“全民运动健身模范社区(村)”,构建以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为主体的“家门口”运动空间,打造50个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社区运动角”;二是激发社区内生动力,持续发布社区机会清单,吸引优质市场主体参与社区的建设运营,链接市场资源;三是培育社区生活新风尚,链接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社区运动会、社区运动节、音乐节、英语课、坝坝会等系列社区生活品质提升活动。
B
“最美大运社区”
有多美?
向日葵花海与世界大运公园
遥遥相望
上周四,记者来到了入选“最美大运社区”的书房社区。一进入龙泉驿区东安街道书房社区居委会临时办公地,墙上贴着的醒目的大运会海报让大运会场景扑面而来。在这里,书房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启一向我们介绍了社区的“美”。在接下来的实地探访中,记者更是亲眼目睹了大运会元素在这个社区的无处不在,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大运会,这个社区的自然环境、社区文化、居民状态都更美了。
自然环境美
“一场三馆”就在辖区内
大运元素无处不在
东安湖体育公园是成都大运会场馆,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所在地。这里由“一场三馆”——4万人大型甲级体育场、1.8万座特大型甲级体育馆、小球馆、大型甲级游泳跳水馆组成,6月26日刚被国际大体联正式命名为“世界大运公园”。这里有代表古蜀文化符号、被放大近270万倍、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太阳神鸟”,以雪山为背景,振翅欲飞。
这个建筑就坐落在书房社区内。“在‘东进’战略下,我们的东安新城扩容,此后又迎来大运会主场馆的修建。这几年,书房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环境也越来越美,越来越具有标识性。”在书房社区居委会临时办公地,杨启一这样向记者讲述着。
大运会给社区带来的变化不言而喻。虽然由于工程建设,书房社区居委会目前只能在板房内临时办公,但无处不在的大运元素让人想不注意都难。透过杨启一的临时办公室从窗外望去,大运会主场馆旁边的小区高楼清晰可见,这里离世界大运公园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
除了世界大运公园,作为大运会重要配套项目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也在辖区内。杨启一介绍说,公园建成后可体现出林盘文化、桃花文化、竹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东安十二景自古以来就有文人赞不绝口呢!”说到这里,在书房社区土生土长的杨启一满是自豪。
“8月8日,成都市首条湖底下穿隧道——东安湖隧道全面完工,与世界大运公园地标建筑遥相呼应,也让‘湖面水清湖晏、湖底车辆穿梭’的动静结合成为实景。”杨启一清楚地记得这里的最新重大动态。据悉,东安湖隧道起点接东安大道、终点接桃都大道,隧道从CAZ片区直穿湖底,再从“一场三馆”附近跃出水面,最大限度保证了东安湖的完整性,又确保了交通通行。它的完工,将大大提升大运会主场馆东安湖片区市政配套水平。
社区文化美
从“桃花”到“大运会”
社区文化更具内涵
“7月伊始,一片向日葵花海出现在了东安大道旁,与世界大运公园遥遥相望,一大片向日葵盛开,一朵朵花儿如同一张张金黄的笑脸,在绿色的毯子上织出黄色的花纹,阳光又清新……”手指着方向,杨启一介绍说,站在花田中央远远望向大运场馆,世界大运公园银色的建筑气势恢宏与近处的这片花海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田园与城市交融的美丽风景。
2001年8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将成都桃花节命名为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龙泉驿区桃花节升格为国际桃花节,每年举办,一年一主题,看桃花成为了一种文化生活;如今借大运会筹备之机,新建体育场馆、提升公共景观、布局体育设施,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社区居民交流的方式更加多元,体育经济新场景也越来越多……“从‘桃花’到‘大运会’让社区文化更丰富更具内涵,也在不断增强着辖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杨启一说。
在杨启一看来,将大运元素融入书房社区文化建设中,打造可进入、可参与、可交流、可使用的大运场景是社区的一次社会实践,其以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场景营造为基础,以社区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运动健康为倡导理念,以迎大运和造场景为主线,举办“爱成都·迎大运”系列活动就是希望能给居民传递健康有内涵的社区文化,而“人人迎大运”的氛围正日益浓厚。
有趣、有味、有回忆、有怀念。杨启一表示,社区把“爱成都·迎大运”活动、工作与居民的所需、所盼相结合,让大伙儿在快乐中追寻青春记忆,展现青春风采,这正是大运会精神所在,这样的活动基层喜爱、群众欢迎,更是“最美大运社区”的一种“美”的所在。
居民状态美
公共空间就在自家楼下
更爱运动也更幸福了
湖水泛着波光,荡起阵阵涟漪,远处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更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窗前看这样的景色,成了东安街道书房社区吾悦华府小区不少居民的日常。
在杨启一看来,楼下的公共空间打造,是离家“最近”的幸福。“去年趁着迎接大运会、深化社区发展治理的东风,东安街道在书房社区选定吾悦华府小区作为试点进行‘公共空间’打造,健身室、阅览室、瑜伽馆、议事空间可谓是‘一应俱全’,居民在这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吾智家党群服务驿站由物业捐赠、保障资金和居民自筹三方资金打造而成,整个空间分为悦享健身区、共享阅读区和会议学习区,于2021年1月建设完成,4月正式向群众开放。杨启一表示,结合小区居民实际情况,驿站常态化开展以党员骨干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三会一课、党支部、小组例会、学习会;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亲子工坊、趣味运动会、分享阅读等活动;开展爱的表达、职场情景模拟、职业规划发展等青年人群较为关注的主题活动;开展文艺文体自组织能力提升的小组培训活动等。“重要的是,拉近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社区为民办实事的效率,每个人都是迎大运的‘积极分子’,更爱运动也更有获得感。”
其实,从吾悦华府小区走至小区深处的吾智家党群服务驿站,不论是“爱成都迎大运”的口号,还是运动标识的景观,不断映入记者一行人的眼帘。“借由大运会举办的契机,让健身的热情和运动的乐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是社区的初衷,希望居民在闲暇时有一个集体活动的空间,可以高高兴兴地进行运动休闲。”
社区迎大运的形式和内容还在不断完善,作为服务社区居民的管理工作者,杨启一直言,可进入、可参与、可交流、可使用,这样建在自家楼下的公共空间,美的不仅是外在,更是内涵——那份邻里间的浓情,“未来还要继续加大社区功能服务的基础投入,丰富社区集体活动内容和主题,让居民在宽敞、干净的活动场地肆意挥洒汗水,更爱运动也更幸福。”
C
“最美大运社区”
怎么做?
以“场景”思维
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可以看到的是,当下,社区餐厅、手工创意坊、老年活动室、健身、广告、快递等多种服务业态已经下沉到社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告诉记者,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区居住人口密度日益提高,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社区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社区本身就是场景
应创新消费供给
兰蓓表示,目前,社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邻里中心”获得了快速发展,这种综合体式的社区经济发展模式,既缩短了居民与设施的距离,又满足了不同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二是“社区+”融合发展业态日益丰富,社区+文创、社区+体育、社区+节会、社区+旅游、社区+图书馆等众多创新融合项目不断涌现,分类营造出极富体验性的社区消费新场景;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在社区经济中的应用得到深化,无人超市、智能售货机等开始走向前台,社群营销、社区团购、社交电商等新商业模式也在加速社区经济的迭代升级;四是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走向日益凸显,依托完善的终端渠道网与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一批如百果园、钱大妈等品牌连锁企业正不断扎根社区、扩大布局。
她分析说,社区经济以社区为舞台、以社区各类人群为服务对象,这就决定了其与“商圈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通常,商圈以服务城市、区域为主,对消费者来说是“有什么买什么”,而社区经济具有地域性、服务性特征,是典型的买方经济。因此,社区经济企业(社会组织)拥有相对更稳定的客户群,面对社区居民因家务事多、时间不够用等矛盾与问题引发的层出不穷的需求,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通过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服务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从而形成一种社区经济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促使在社区这个范围内的资源更优配置和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有效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社区已突破传统住区的概念,正不断由居住空间向生产空间转变。在兰蓓看来,社区本身就是场景,可植入层出不穷的内容,蕴含着大量的市场机会。企业发展、消费需求、商业机会的结合点应落在创新供给上,通过场景营造提质消费,通过产品赋能增强体验,在社区经济这条赛道上实现共赢。
成都社区经济发展
要更加关注这四个方面
兰蓓分析说,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离不开社区和社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区成为消费升级和需求释放的重要空间,必将不断产生众多的细分服务领域,催生出无数的新模式、新企业,在供需对接、产品价格、流通效率、服务品质、消费体验等方方面面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家门口”福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推门就是美好生活”。
近年来,成都市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为目标,坚持“场景”思维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建成了一批社区美学空间、主题场景街区、市井生活示范、便民生活服务等项目,幸福美好生活社区建设水平获得提升。
但随着社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更多的资本在这个赛道上将持续加注。为此,兰蓓认为,成都社区经济发展需更加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释放社区空间的价值,要利用好本地文化、生态等多种资源,更大力度地推进场景业态融合,促进资源转化,彰显成都魅力;二是要在成都“双碳”目标下,更加注重低碳餐饮、低碳住宿等低碳服务产业在社区布局,营造绿色健康的社区环境,引导市民低碳生活;三是要抓住以无接触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兴起的契机,大力推动社区经济数字化转型,将社区服务业数据基础设施纳入新基建,在发展即时配送网络、培育智慧生活服务企业等领域给予更多资源投入;四是要更加重视物业服务与群众生活品质间的关系,鼓励物业服务向社区居民全生活服务链延伸,拓宽物业服务半径,提升物业服务价值,让社区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李艳玲 孟浩 温珙竹 图据书房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