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一座超大城市常态化防控的专业范本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1-08-12 09:52:30编辑:邢春燕


优品道曦岸小区解除封闭管理措施后,居民高兴地走出小区。

解封了
检测结果,全员阴性!8月11日下午3时,成都青羊区优品道曦岸、成都高新区都城雅颂居宣布从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优品道曦岸、都城雅颂居周边相关封闭区、封控区圈层管理同时解除。
没有社区传播,没有外溢
“管住”36万人,“放活”2000万人
2000余个入境航班,拦下969例感染者
既有防控定力,也要经济活力
牢不可破的“城市命运共同体”
解!封!了!
8月11日下午3点,在与“德尔塔”鏖战半月之后,成都市青羊区优品道曦岸、高新区都城雅颂居宣布从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优品道曦岸、都城雅颂居周边相关封闭区、封控区圈层管理也同时解除。
那是成都人熟悉的烟火气——天府二街恢复了车水马龙,铁像寺水街的火锅店被预订一空,优品道广场的儿童游乐区又充满欢声笑语,下班、买菜、带娃、遛狗的人们,用轻快的步伐向外界昭告:生活,一切,如常!
将目光望向整座城市,太阳朝升暮落。但即使是在与“德尔塔”的遭遇战最激烈的时刻,这座人口逾2000万的超大城市却从未按下暂停键——
过去半个月里,成都诞生了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第10家企业在科创板登陆、新经济指数蝉联全国第二、首条湖底下穿隧道在东安湖竣工……
一个个项目、企业和数据显示:城市,活力,依旧!
这是一场超大城市与德尔塔病毒的正面“遭遇战”。
在连续220天本土病例零新增后, 7月27日至28日,成都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5人为湖南张家界市来(返)蓉人员,1人为关联病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炎夏酷暑中,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快速反应、科学指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医疗、公安、社区战线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企业、市民广泛参与、友爱互助,打响了一场科学、理性、精准、高效的“德尔塔”防控阻击战。
自7月29日以来,成都已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这场与“德尔塔”的遭遇战也取得初步胜利!
成都再次向世人证明:这座城市,扛得住困难、创得了辉煌、也守得住烟火气!
(一)
没有社区传播,没有外溢
——看得见的“快、准、狠”背后,是看不见的常态化防控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根本。这意味着,谁能第一时间发现病源、有效管控,谁就能隔断病毒在社区传播、争取工作主动!
本轮德尔塔变异毒株来势汹汹,疫情发生之突然、发展之迅速,前所未有。研究表明,“德尔塔”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要高出100倍,传染性比普通株高一倍,患者病情进展快,危重症占比高。一段监控画面显示,两人在餐厅卫生间在无肢体接触的情况下仅仅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
“德尔塔”跑得快,疫情防控就要跑得更快!
7月27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报告有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哨声“吹响,应急处置预案立即启动——
27日16时20分,成都市疾控中心接到异常情况报告;30分钟后,现场流调开始;17时10分,首批密接人员追踪到位;21时30分,社区核酸检测及病毒测序连夜开展;23时50分,“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周边区域”范围划定;28日凌晨1时,重点人员和区域封控完成……一天两夜,成都完成39万人核酸检测,36.6万人纳入应急管理,4429人纳入密接管理。
看得见的“快、准、狠”背后,是一套看不见的应急机制和防控体系——
7月28日至8月4日间成都市召开的三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从“关键在于有效切断传染源”,到“把握分区分级新要求、提高防控精准性”,再到“全面提升常态化防控基层基础能力、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轮部署要求都踩在疫情防控的节点之上,将14天这一关键潜伏期细化列出阶段性重点任务。
由网络理政、卫健、社治、公安、交通、文旅、火管办、机场专班等部门组建的信息专班,动态归集9类风险信息,汇集到网络理政办分析处理后,统一推送区(市)县区域排查专班,组织排查、分类管理,确保上下结合、相互印证。
以公安、卫健、疾控、网络理政为主组建的流调溯源专班,迅速锁定密接者、次密接者等风险人员,及时推送各地落地查人、纳入管控,以最快速度斩断传播链条。截至8月6日8时,累计追踪管控密接者967人、前7轮检测均为阴性,次密接者3600人、前3轮检测均为阴性。
3039个城乡社区迅速转化为3039个阻击“阵地”,6465支社区应急响应队伍迅速启动,设立46个应急采样场所,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迅速参战,进行区域封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全市一天之内组织动员起42万多基层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截至7月30日8时,成都重点区域完成近39万人的核酸采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从7月27日发现首例病例,到8月11日2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本轮疫情,成都速战速决,没有发生社区传播,也没有出现一例外溢!
坚持发现在前,处置在先,成都牢牢掌握着这场“德尔塔”遭遇战的主动权。
(二)
“管住”36万人,“放活”2000万人
——生命与生计,核心都是“人民至上”
8月10日清晨7点不到,成都高新区雅颂居小区的居民们就迎来了医务人员上门核酸检测。作为“封闭区”的居民,这是他们在封闭期间的最后一次核酸检测。
按照相应流程要求,当区域内所有人员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经专家进行科学、规范评估,按程序报批后,封闭区和封控区就可解除了。
不仅雅颂居,成都市所有封闭区、封控区的4万余居民,都在管控的第14天里迎来了最后一轮核酸检测。
检测结果,全员阴性!
8月11日下午3时,青羊区优品道曦岸、高新区都城雅颂居宣布从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优品道曦岸、都城雅颂居周边相关封闭区、封控区圈层管理同时解除。
此时,不仅是圈层管理区内的市民在击掌庆贺,全成都的2000多万人都在为他们鼓掌欢呼!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疫情常态化防控,既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又必须“切准了、切到位”,把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活,这样才能维持城市生命体的运转、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严与宽之间,进退有度,方得从容。
在本轮疫情防控中,成都首次制定实施分区分类管控,力求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在准确把握变异病毒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成都组织专业评估,根据疫情形势、流调溯源、检测结果、社会风险综合研判,科学精准划定了4类圈层,并进行动态调整——
4个封闭区内,人员居家不出户,暂停生产经营活动,至少开展4轮检测;
12个封控区内,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暂停除必要生活、医疗保障外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少开展3轮检测;
11个风险区周边区域内,减少人员聚集,做好个人防护,至少开展2轮检测;
9个风险区以外的区域,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圈内”,36.6万人纳入严格管控;“圈外”,2000万人因此保持了有序正常的生产生活。
但成都的严,却从不是“铁板一块”。严,是一张严丝合缝的大网,中间带着灵活与柔韧——
在成都高新区的封控区内,肯德基鹭洲里店在取得公司、物业、街道多重同意后,重新面向居民开放,提供无接触的自取业务。虽说身处“圈内”,但薯条和炸鸡的快乐,没有断供。
封控区的咖啡店、超市、面馆、菜鸟驿站等等服务场所,并未停业,而是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流程的前提下,通过“一事一议、一事一策”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千方百计为居民提供服务。
吃不到火锅?店家把食材和锅底搭配好、封装好,用无接触的方式配送给“好吃嘴”们。蔬菜食品等物资分拣、配送太麻烦?封控区里的“无人配送车”上岗了,在小区外完成分装之后,把物资安全送到指定点位。
为了保障管控区域内的居民就医,成都还开启三级联动就医保障通道。接到诊疗需求后,轻症诊疗上门提供服务;急诊、重症,社区统一调派车辆,安排患者随专业医疗人员前往医院就医。
一边是对“生命”的负责,一边是对“生计”的保障,其背后,都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三)
2000余个入境航班,拦下969例感染者
——守住城门,也就守住了“国门”
事实上,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一年零八个月里,成都已是第三次迎击新冠疫情。
2020年初全国新冠疫情暴发后,成都迅速控制住疫情,是全国最早复工复产复市、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2020年12月郫都区疫情,成都11天实现病例清零,病毒没有走出一区一域;本轮疫情,同样未发生社区传播和外溢。三轮疫情,成都共确诊163例,感染率不到十万分之一。
事非经过不知难。对成都这样一座超大城市、同时又拥有超高流动性的门户枢纽城市而言,疫情防控形势复杂而严峻,但守住城门,是巨大的压力,更是巨大的责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常住人口2093.8万,是继重庆(3205万)、上海(2487万)、北京(2189万)之后我国第四个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作为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成都在国内城市出行榜中稳居前三,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来蓉游客1.18亿人次、增长41%,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八成。
从经济体量来看,去年成都以超过1.77万亿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七,刚刚公布的成都2021年经济运行半年报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依然显著,半年实现GDP近万亿元。这样的成都,人口如此规模,流动如此频繁,消费如此旺盛,不容有失。
城门,亦是国门。
作为西部门户枢纽、入京国际客运航班指定第一入境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在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中排名第三,在国内仅次于广州白云机场。各地民航管理局公布的2021年1-6月数据显示,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2376.3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一。
在成都疫情防控机场专班现场负责人、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友静的手机里,《入境抵蓉人员疫情防控和服务工作规范》已更新至4.0版。自去年2月28日起,她一直和机场专班的同事们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驻场办公。
2020年2月28日至2021年8月4日17时,机场专班已累计管控从成都口岸直接入境航班2000余个,对15.6万名乘客、1.3万余名机组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成功拦截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95例、无症状感染者374例,平均每天拦截阳性感染者1.8例。
为了守好祖国的“西大门”,成都设立了107个集中隔离点,隔离房间增至14000间,从健康安全、安保安全、消杀安全、物资安全等多方面,对每一位境外来成都人员,从机场到酒店,从健康检测到隔离观察全程闭环管理,并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6月底投入运行的天府国际机场受到疫情威胁时,基于其所在的成都东部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卫健和疾控系统,周边区(市)县紧急驰援,守住了新开的口岸。
最近三个月来,“外防输入”难度持续升级,也从侧面印证了“疫情防控将是一场持久战”。黄友静提供的数据显示,“阳性感染者曲线”陡然升高:从501例到600例用了62天;600例到700例用了51天;700例到800例用了39天;800例到900例仅用27天。
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的成都,用快速果断的行动,为西部诸多省市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竖起了坚实的盾牌。
(四)
既有防控定力,也要经济活力
——“武装”从不卸下,不论“哨响”或日常
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新希望控股集团首次入榜,以316.05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390位,这是成都诞生的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
7月30日,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成都第十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与此同时,成都在8月公布的数据中蝉联了国内城市的新经济指数第二;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首条湖底下穿隧道——东安湖隧道也全面竣工……
即使在与“德尔塔”的鏖战中,这座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经济的运行与社会的发展一如往昔,动力十足。
再看生活呢?戴口罩勤洗手亮码通行、有涉疫旅居史主动报备、自觉遵守防疫规定……除此之外,地铁依旧人潮不息,街道依旧车来车往;上班上学、采买购物、办证办事、吃吃逛逛……除了受限于“圈层管理”的36.6万人之外,另外的2000万人,生活一切如昨,几乎没受影响。
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这是成都在三轮疫情抗击中一直秉持的“两个坚持”,这使得城市在面对疫情冲击时拥有了极大的韧性。
2020年初首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成都在科学防控的同时精准施策,分行业研究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一方面,各部门出台分管领域的复工复产指引或导则,另一方面,成立不同专班,1万多名服务专员持续蹲点,驻扎企业,一对一为企业纾危解困。
2020年2月26日,成都3588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3月底,成都服务业实现复市;3月31日,成都宣布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开启新经济2.0时代。仅一个月后,首场“双千”发布会就带着首次亮相的100个新场景、100个新产品在天府绿道上演了盛大的发布与供需对接。
2020年前7月,成都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进出口总额3898.3亿元,增长24.9%。城市的秩序、活力得以迅速恢复。
2020年郫都区发生疫情,除划定的风险区外,城市其他区域的生产生活几乎未受波及。比如,郫都区支柱产业之一的郫县豆瓣,无一家企业影响生产,都在严格落实防疫流程的前提下如常经营。
到本轮疫情防控,成都将控制区域科学划定在更小的范围内,将重点人群科学锁定在更精准的范围内,用更小的成本实现了更精准的防控,从而保障了更大的城市生活生产空间的开放。
有网友用“不慌不乱”总结成都三轮迎击疫情的状态。处置及时、防控有力、应对有序、宽严有度,因而整座城市呈现出章法十足,不慌不乱的有序之态,这确保了经济的活力与韧性,也维系了生活的秩序与安定。
成都的这份“定力”源自何处?关键词在于 “常态化”。
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管控服务、医疗救治、群防群控这六大常态化防控专业能力的健全,是成都打好防控持久战的保障。政府分级分工负责、机关企业市民广泛参与、专业化防控相结合的常态化防控体系的建立,是筑牢防控大网的基石。“武装”从不卸下,不论“哨响”抑或日常。
“常态化思维”还意味着实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升级。例如,去年12月7日郫都区发现本土疫情,两天后,12月9日成都就专门针对疫情防控的基础工作开展了全域“大体检”。全面深入开展隔离酒店自查整改、落实好特殊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加强防控物资储备管理等十项基础工作在成都全市铺开,目的正是健全完善基础扎实、精准严密的防控体系。当防控的大网织牢了,城市就能“以不变应万变”,韧性十足。
(五)
牢不可破的“城市命运共同体”
——人民与城市,从来都是有你、有我
“这个历史时刻是值得被记录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垮我们。”8月11日,优品道曦岸小区居民李大爷在解封后不禁哽咽。
活力依旧,秩序依旧,但疫情抗击中,总有些画面与片段让人泪目,总有些精神以不同的剧情展现——
有去年春节期间挨家挨户叩门排查,把手指敲破的社区人员;就有今年高温酷暑天,在防护服里用汗水泡烂双手的核酸采样工作者。
有去年年初捐口罩捐物资放下就走不留姓名的居民大爷;就有今年夏天将自家房车赞助给医院用作“移动核酸采样车”的市民杨先生。
有去年朋友圈刷屏的成都人原创歌曲《为爱逆行》,就有当前正火遍视频网站,致敬抗疫一线的“神曲”《天府二街走九遍》。
天府文化“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内核,早已渗入成都人的骨子里,深入整座城市的发展脉络。这使得成都人更加懂得守望相助,抱团前行;也使得常态化防控之下,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坚守“人人有责”。
城市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论正面迎击疫情,抑或常态化防控期间,唯有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以及千千万万的市民履行好防控责任,做好各自该做的事,方能为城市筑起牢不可破的城墙,也方能让城市活力依旧,澎湃依旧。
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不论去年12月郫都区发现本土病例,还是今年7月下旬成都出现张家界回蓉确诊病例,“哨响”都源自于感染市民主动前往发热门诊检测排查。当一座城市在坚持“常态化防控思维”,市民亦在其中,形成了时时警惕、时时履责的态度。
“有啥子嘛”,成都人的这句口头禅很妙。语气中,一边是对病毒的“平常心”;另一边,是无坚不摧,相信什么事情都能解决的坚定。
病毒来犯?有啥子嘛!信任城市织牢的防控大网,配合所有的防控举措,把自己该遵守、该履行的都做好,其他的,真没啥。
被封在封控区?有啥子嘛!该吃吃、该喝喝,只要遵守防控要求,不出闭环,想摆个地摊也不是不可能。你看那两位被困在都城雅颂居小区业主家的装修师傅,他们三人十几天里同吃同住,煮火锅喝啤酒,都成“睡在上铺的好兄弟”了!
7月31日,成都市民收到了一封《加油信》,写信人是成都市疾控中心。文字中,似家人、似朋友,有鼓励、更有温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一座城市始终坚守着“人民城市”应有的样子,还有什么是扛不过的呢?正如《加油信》中所说:
“第一轮疫情强冲击,成都护住了;复工复产阶段大规模返蓉人流‘反弹波’,成都扛住了;紧接着的境外输入新风险,成都也防住了。
有你,有我,这座城市,扛得住困难,创得了辉煌,也守得住烟火气!”(王垚 钟茜妮 摄影 李冬 胡大田 魏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