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湖
丹溪大道
地铁18号线三岔站
核心提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都东部新区今年计划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125个,总投资约1570亿元,占东部新区重点项目总计划投资额70%。
坚持人本逻辑,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70%这个占比数据成为最有力的佐证和最生动的诠释。
成都“东进”战略,不仅是为成都奠定城市永续发展的空间,更是回应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作为成都未来人口经济的重要承载地,成都东部新区努力为市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设立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里随时随刻都演绎着“从无到有”的东进之变。
民之所望与城之所向成为引领城市拔节生长的昂扬力量。这一年多来,丹溪大道扩宽、环湖路首开段等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全面完工;华西医院、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川大附小等一大批优质医疗、教育机构落户;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6%、17.2%,在成都区(市)县中分别排第四和第一位……
“高水平建设彰显理想城市形态、承载幸福美好生活的未来之城。”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核心逻辑与系统实践上深刻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围绕“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巩固“安居”基底,厚植“乐业”优势,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聚焦生态宜居塑造优美城市形态
今年内建成天府绿道超过20公里,新增“回家的路”5条,未来五年内营造公园城市示范区5个,绘就公园城市新图景。
蓝天白云下,锦江区的“1.314爱情专线”穿行在精心布置的花境中、高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被绿树红花环绕;成都东部新区打造的微缩“未来之城、空中花园之城”景观,用园艺展示了城市与山水形态……
今年5月,2021“花漾蓉城-成都花展”在成都东部新区林栖公园启幕,邀请了重庆、德阳、眉山、资阳以及成都市23个区(市)县共同参与,设置了“公”“园”“城”“市”4个主题展区,以花境为载体,展示区域文化特色和城市特点,呈现人、城、境、业的美好生活意境。
花展结束后保留下来,如今成为林栖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出地铁三岔站C口迎面就可以看到,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游客。
沿着绿道穿行,山坡下湖水静谧如镜,几何造型、色调优雅的成都东部新区孵化园大楼倒映在湖面上,一幅美丽和谐、充满活力的生态画卷展现于眼前,林栖公园正成为成都东部新区崭新的城市形象窗口。
像这样的“窗口”还有不少,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的生态之美已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切身幸福体验。
占地约2450亩的龙马湖公园,地处简州新城龙马湖CAZ核心区,其湖面面积就有约1000亩,布局4个岛屿、18个特色景点、15公里马拉松绿道和无人驾驶体验环线,森林覆盖率达90%。
这座体现“山水简州”特色的世界级门户中央公园,让公园与城市、街区、建筑无界融合,实现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统筹。市民可以在这里健身运动、赏花观湖,也可以前往沉浸式互动影厅,通过宣传片了解城市未来发展及项目概况。还有休闲吧、书吧可以让你享受独有的宁静与安逸。
此外,在成都东部新区,还有云上坝里·探索公园、绛溪源公园、简州人才公园、大安溪公园等陆续“上新”。
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产品。把绿色作为彰显公园城市魅力的厚重底色,推动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最普惠的民生,为幸福美好生活营建美丽宜居环境。一年多来,成都东部新区依托“一山一水三廊多湖”的生态格局,加快推进生态公园簇群建设,创新构建生活场景、消费场景,不断吸引人流、物流、商业流加快聚集。
“一山一水三廊多湖”的生态格局是山水新城的优良生态本底,保护和修护河湖水网也被成都东部新区视为营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的关键。
为此,成都东部新区制定了三岔湖岸线规划管控办法,全面启动三岔湖环湖截污和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实施湖域污染治理,水质全面达到Ⅲ类,局部Ⅱ类。目前,三岔湖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三岔湖已有鸬鹚、苍鹭、白鹭、中华秋沙鸭、大雁、白嘴鸡等鸟类约4.5万只。更惊喜的是,去年底,红嘴鸥首次经停三岔湖,2000余只红嘴鸥的到来,充分证明了三岔湖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放眼未来,依托“一山一江多湖”优质生态本底,推动城市营城模式变革,构建青丘为幕、碧水润城、丘谷成廊、城绿相融的城市形态。“十四五”期间,成都东部新区将围绕天府奥体公园和绛溪公园“两园双场景”,立足龙泉山和三岔湖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聚焦绿色出行构建畅通循环交通网络
构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三网高效融合、便捷衔接的绿色交通体系,至2025年,实现绿色交通分担比不低于75%。
时间回到20年前,从三岔场镇到成都坐车需要4个小时以上;而如今,只要一杯咖啡的时间,家住三岔镇的市民就可以在看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中,快速抵达城区。
202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开通,穿过龙泉山脉,直抵成都东部新区的“心脏”。这是成都轨道交通线路首次连通这座“未来之城”,对整体优化东进区域交通网络布局意义非凡。
公共交通方便与否,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城市宜居水平的刻度尺。一年多的时间,成都东部新区交出了公共交通运输答卷:
开通1条地铁;优化已有公交线路2条,累计开行公交线路18条,投入公交车106辆;实现全区122个建制村通客车,在各镇(街道)累计设置11个招呼站亭,130个招呼站牌;目前,地铁18号线和新区公交车日均客运量分别达1.6万人次、2万人次。
建设人本化慢行系统和城市空间,成都东部新区将以“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为承载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以TOD建设引领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体系,深入推行街区一体化设计,加快构建人气集聚、出行高效、方便快捷的友好社区和生活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慢行体系上,成都东部新区将对标日本筑波,依托丘陵地形地貌打造空中、地上、地下三层慢行网络,形成成都东部新区的独特城市标识,近期重点建设三岔TOD约2平方公里的中心慢行片区,实现立体联通,内外融合。建设智慧出行设施系统,在实现智能通勤共享、交通管理全域可感方面,将率先打造环三岔湖、龙马湖无人驾驶应用场景。
构建三网高效融合、便捷衔接的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基础是建设畅通循环的交通网络,这也是城市空间、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综合体现。
成都东部新区“8横5纵”高快速路网体系持续完善中。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南线目前也正在加速建设,预计将在今年8月底主线贯通,具备试运营条件。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南线开通后,车辆可以通过该高速互通到达天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以及远期建成开放的T3、T4航站楼。同时,打通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成都入城段“断头路”,真正实现成都至宜宾2.5小时高速公路直连。届时,市民出行至机场将会更加便利,都市圈交通将会更加畅通。
截至目前,“8横5纵”中,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二绕、三绕、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资渝高速已建成通车,金简仁快速路已基本达到主线通车条件,其余项目正加快建设。
轨道交通项目也传来好消息。目前,成自铁路东部新区段正在稳步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正在开展初步设计;成都外环铁路东部新区段正在开展可研方案设计;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S2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争取在今年内开工建设……
此外,东部新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三期)正陆续开工建设。
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成都东部新区正全力构筑交通骨架,激活发展动能,优化公共交通,便利市民出行。
聚焦优质共享配套优质完善公共服务
未来五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7所,新增学位33210个,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70%。加快构建“区域性医疗中心—产业功能区级医院—新型城镇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四级医疗体系。
“未来三年东部新区新增学位不少于3万个,至2025年累计新增不少于4万个。”7月20日,成都东部新区举行了教育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支持成都东部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八大措施》和《成都东部新区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规划(2021—2035)》,首次全面解读了成都东部新区的教育新蓝图。
蓝图描绘,到2035年建成337所学校满足180万人口教育需求。未来在东部新区,不仅“学位足,还能上名校”。成都鼓励中心城区“名校”领办东部新区学校。目前,成都东部新区陆续引进了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名校合作举办分校。
同时,一大批高校也陆续落地,如成都体育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西南交大城轨学院等。成都东部新区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举办产业学院,如吉利学院二期,将教育与就业进行无缝对接。
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人城产理念,适配新区产业发展制定教育规划,加快打造三大特色教育圈:简州新城教育圈、空港新城教育圈和教育集团生态圈。
把共享作为公园城市价值的最高追求,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幸福美好生活增强可感、可及体验。为市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只是成都东部新区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设的举措之一。
构建未来健康服务体系。立足“高起点高水准、新模式新机制”,对标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医院集团”范例,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际、国内一流医疗资源合作共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新增3级医疗机构2家,专科医疗机构5家,全区床位数达9.5张/千人、医师数达4.5人/千人。
打造特色文旅新场景。新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音乐厅,建设综合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文化新地标。全面优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设施布点,打造一批彰显天府文化特色、东区特点、体现生活美学的“城市阅读美空间”150家。
营造运动健康新风尚。依托成都体育学院,高标准建成“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推动每个社区至少建成1个“运动角”,新增天府绿道、公园绿地健身新空间60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到2025年翻两番,达到2.8平方米,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每千人拥有“社区健康师”3名以上。
“我们将充分发挥天府国际机场赋能全域开放、多重战略引领、完整产业生态等优势,坚持立足未来之城,以引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健康、文旅、体育协同发展为导向,逐步构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该负责人表示。
一幅公园城市幸福美好生活画卷正在龙泉山东面徐徐展开。(李颖 图片由成都东部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