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老工业区变成内陆开放前沿——一条路、一个港和一座城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01-09 10:26:45编辑:刘婷婷


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门吊大班长张伐正在忙碌。 华小峰 摄

一县一策
2020年12月24日,位于成都青白江区内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群内,一棵装饰一新的圣诞树立在广场中央。几千公里外,借助中欧班列(成都),不少欧洲家庭的圣诞树上,同样有来自四川的装饰品。
2013年4月,首班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如今,中欧班列(成都)已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开行量连续4年领跑全国。成都青白江区也从传统老工业区一跃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一条路
联通全球的开放之路
“刚回来,明天又得走,最近一天最多要发8趟车。”见到仲俊斓时,他的额头上冒出细细的汗珠。作为中欧班列(成都)首发车司机,仲俊斓已在这条铁路线上奔波了7年多。
办公楼内,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泉峰忙着打电话:成都铁路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业务量全国第一,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铁路港的大事一件接一件。
依托“一带一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拥有全省唯一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的青白江,正着力将国际班列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渐凸显在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大局中的作用。
“形势不错,但使命依然艰巨。”在郑泉峰面前,一幅特别的世界地图上,以成都为起点驶向全球的线路越来越密。自2013年以来,从成都发出的国际班列已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的陆海联运分拨集散体系,直达国外58个城市,“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覆盖到国外100个城市。”
一个港
新机遇带来新产业
2020年12月24日15时,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集卡车和龙门吊轰鸣声不断。
骑着一辆电瓶车,张伐悄无声息地进了作业区,目光片刻不敢离开这些“大块头”。作为集装箱中心站门吊大班长,他每天都要在站内巡护,确保车辆往来有序、中心站安全作业。
张伐所在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吞吐能力近100万标箱,设计吞吐能力400万标箱,领跑全国内陆场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欧班列(成都)逆势上扬,前10月累计开行量就已超2019年全年,同比增长接近60%。“以前提起青白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川化、攀成钢这些重工业。”如今,省内80%左右的红酒从这里进口,2020年1月-11月,成都铁路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达225.8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带动下,青白江这座老工业城市一跃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十三五”期间,成都国际班列开行量从2016年的520列,到2020年突破4000列,助力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远销欧亚,年均带动全省进出口贸易100亿美元以上。
刚开行时,中欧班列(成都)单柜货值大约30万元,现在已经增长到80万元。“单柜货值更高,意味着货物单价更高、品质更佳。”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部长曾怡说,除粮食、肉类、木材等,电子信息产品的运输量不断提升,平行车进口、二手车出口等相关业务也纷纷落地。
新机遇带来新产业。玉湖、菜鸟、中远海运等总投资超千亿元的160个重大物流项目入驻,绿地、苏宁、盒马鲜生等超过40家全国供应链50强集聚于此,青白江全区产业结构实现转型。
一座城
打造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群内,已于2020年5月试运营的意大利国家商品馆,销售上千种意大利进口商品。
该馆由成都中亚班列物流有限公司子公司承担运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前,我们公司就已入驻港区,当时守着铁路口岸做货代,班列开行后就做贸易。”成都中亚班列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颖说:“以前我们到处托人去上海、广州找舱位、协调地面配套等,现在成都国际班列线路越开越密,上海、广州的贸易公司反过来找我们帮忙了。”
从传统老工业区到内陆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青白江正崛起为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核心区。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成都国际铁路港又有大动作。“我们将和重庆共建共享共商,通过统一班列运营品牌、统一价格联盟、共享海外场站来优化班列,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目的。”
随着2021年中老铁路的全线贯通,中缅铁路加快推进,从成都经昆明,预计最快3天直达老挝万象、缅甸仰光,辐射东盟,中欧班列(成都)的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增。郑泉峰表示,青白江将在开放和开发上做好文章,“铁路港是成都的、四川的,更是国家的、世界的,我们的目标是国际一流铁路港。”(李秋怡 程文雯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