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采茶季,广元市旺苍县五权镇清水村脱贫户张文香忙着跟丈夫一起采茶。“如果当时没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就没有今天这七八亩茶园。”望着满眼翠绿,她感慨不已。
2015年,原四川农信旺苍农信联社五权信用社向张文香发放了全省首笔扶贫小额信贷,共计3万元。“人咋可能穷一辈子嘛!病把人缠倒了,我们上进心还是比较强。”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买茶苗、育牲畜、种药材,张文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家人顺利甩掉穷帽。
金融活水激荡,带老乡一起奔康。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获悉,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66.33亿元,覆盖75.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家庭获得贷款占比从最初的不到1%提升到38.84%。
不仅是支持一家一户的产业发展,我省金融扶贫还聚焦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
康定市洞波酒业有限公司是甘孜州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却苦于没有足够资金收购黑青稞。2019年1月,农行康定市支行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向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800万元用于收购黑青稞,缓解燃眉之急。
加大扶贫产业支持力度,我省建立产业扶贫带动精准脱贫经营主体名录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已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5151亿元,贷款余额4034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95亿元,是2015年末的3.96倍。
除信贷资金“硬核”支持外,我省还注重提升金融“软性”服务,让金融惠及更多群众。
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一台验钞设备、一个业务柜台……2017年,凉山州“悬崖村”就有了袖珍银行。不用再爬上千级台阶,“悬崖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取钱汇款。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四川农村地区设立银行网点8773个,布放ATM机2.33万台,设立助农取款点8.21万个,实现贫困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我省还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全国首单旅游扶贫专项债落地四川,助力旅游带贫增收致富;北川县探索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模式获财政部点赞,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流向,群众通过手机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全省16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全部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