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给“放牛娃”一个别样的“春天”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7-27 15:26:11编辑:庞捷
6月18日,走进位于阿坝州壤塘县壤塘村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学员尕让滚正在点染一幅唐卡,这是他正在准备的毕业作品。“9+3”教育结束后,他就来到这里学习唐卡绘画,今年已经是第八年。


尕让滚正在点染唐卡

2011年,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嘉阳乐住创立了觉囊唐卡传习所,初衷就是为了让家境贫困、待业的本地青年掌握一门手艺,改善原有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到这个地方的话,他现在应该就在山上,不是农民,就是牧民。”创业园党支部书记桑州看着尕让滚说道,“这些青年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我们不想他们把宝贵的青春都白白浪费了,只要他们不放弃自己,我们永远都不会放弃他们。”
十年间,传习所的专业科室不断增加,发展到如今,已有唐卡、石刻、藏香等47个非遗传习所。
学员也在不断增多,传习所秉承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放弃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不仅是壤塘,甘孜州、青海、西藏等地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现在这里有3000余名青年从事着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工作。


传习所中,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正在描绘唐卡,近年来这里的女性唐卡画师越来越多

传习所还与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达成校企合作,由中职校的老师在这里教授文化课,毕业后,学员们还能拿到中职校的中专文凭。“这样的话,哪怕他们以后不在传习所工作,都能在社会更好立足。”桑州说。
今年就将有20个学员从传习所毕业,毕业后如果选择留在传习所工作,每月有3000元的基本工资,还有产品收入的40%作为提成。“像从事服装制作的学员,平均每月能够有四五千的收入。”桑州介绍道。
据了解,文创产品可实现4000余元的人均年增收,这也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壤塘当地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助推着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
传习所也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艺术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我们在学习和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会学习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据桑州介绍,传习所与全国多所高校都有合作,学员在学习唐卡的同时还可以去到高校学习国画、油画等不同类型的绘画种类。


学员但尚,虽然入学时间短,但已成为唐卡画师之乡中的“重要人物”

今年21岁的但尚,因为从小就喜欢绘画,2年前来到这里开始学习唐卡,他说:“学了唐卡之后,还想学其他类型绘画的技法,比如宋画。”
同时,传习所也积极探索跨界之路。去年5月,觉囊唐卡传习所与呼伦贝尔蒙古族源科研中心在成都举行动画片《喜一》合作签约仪式,将传统藏文化唐卡与动漫相结合。
近日,中国壤塘·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习基地也在陶溪川文创园区正式挂牌成立。
就业的多元化选择,也让这群曾经的“放牛娃”的未来更加让人期待。(庞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