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积极探索“理论+实践、集训+送教、基地+研发”的新路径,推动干部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理论+实践,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干部夯基打础、充电提能。紧扣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分层分类实施治蜀兴川执政骨干、科级领导、青年干部等培训。举办“沫若大讲堂”,变讲学为研学。鼓励因“才”施教,开展“讲师PK”,激发教学活力。依托工、农、文、旅等资源禀赋,创新开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绿色发展”“抓党建促振兴”等特色课,累计培训400余人次。
集训+送教,分类施教。细化资源配置、灵活课程设置,增强培训实效。探索“小班培训”模式,控制每班不超50人,将现场教学、调查研究的比例提高至30%以上,培训实效获得提升。用好“1+4”初心研学基地等郭沫若红色资源,举办“四史挑战赛”、诗词党课,引导干部做深党性研学,传承红色基因。选拔100余名“专家讲师”“草根老师”,组建理论宣讲团,通过“巡回党课”“菜单党课”等方式实施“送教”讲学。
基地+研发,多管齐下。推进党校分类改革,强化干训主阵地作用。成立工作专班,盘活国有资源,打造综合性党校培训新基地,补齐沙湾干部教育培训短板。打造产业发展“模板”教学点、“小个专”党建示范点等现场教学点20余个,提升教学点位支撑。联合党校、乡村振兴学院,参照《沙湾区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案,形成教育培训计划20项30期,涉训干部达1890人次。(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