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去,在这极为特殊的一年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们为抗疫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留下的回忆有令人难过的,有让人感动的,也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凉山这片温暖土地上,也有平凡的个体所创造的不平凡,有共抗疫情的澎湃力量奔涌而起。
疫情袭来,发热门诊是危险最前沿的一道承压闸,医生全副武装地守候在诊室,为发热患者检查诊断;守好了车站、高速路口等卡点,就是守住了城市的大门,警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手持测温仪,对往来的车辆司机和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排查登记;各个居民点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社区工作人员登门入户开展抽丝剥茧式的流行病学调查,透过纷繁复杂的线索查明传染源,找出密切接触者,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来自各个战线的工作者24小时驻守,为留观人员做好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筑起一道阻挡病毒的安全防线。
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在多重角色下切换,呵护一个又一个生命转危为安。不为报酬、不计生死,与家人遥遥相隔,他们抹一把眼泪,又放下担忧与思念,信心百倍地冲上一线。
疫情之下,生活没有停止。在凉山这片我们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表情。
2020年初,疫情最严峻之时,商场安静了下来,进出的人寥寥无几,然而坚守在柜台前的导购员依然用真诚的微笑、优质的服务接待着每一位顾客;开学时间继续推迟,中小学、高校纷纷开展网上教学,学生通过电视、网络“进入”课堂,就像线下从打开的教室门踏进教室一样,聆听课程、与老师互动,和知识“无缝衔接”;不出门或少出门成为了大多数家庭自觉自愿的选择;西昌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西昌市农产品保供十条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猪肉、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可持续;凉山州国兴公司及其下属的国投物业公司、国丰商贸公司等国有企业为出行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方便和实惠,打开家门、走下楼就能买到品种齐全的新鲜蔬菜……
在凉山人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下,凉山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模式”有序开启。烈日下,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建设者们坚守一线工地,在繁忙的施工作业中,用辛勤的劳动迎接春天;风电叶片车间里,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每一道工序都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确保安全与进度;汽车修理厂中,修理师傅们给一台台车辆做维修、保养,打开引擎盖、检查发动机、查看机油、给水箱加水、测量轮胎胎压等动作做得“行云流水”;银行清分中心内,工作人员们对回笼现金进行整点、清分、消毒等处理,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邛海湿地边,园林工人们日复一日地精心呵护花丛中的每一株花朵,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阳光下的五彩斑斓……
回顾2020年,“抗击疫情”四个字在生活的每一个刻度上浮现。而凉山,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勇敢的人挺身“逆行”,才呈现出了一派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模样。
2020年3月1日至5日,西昌市胜利东路煤疗小区的离退休老同志积极为疫区捐款。小区设立了专门的捐款办公地点,离退休老同志纷纷前来捐款,向新冠肺炎疫区献出了矿山人的一片赤热爱心。蒋元顺 摄
2020年4月15日,冕宁县城厢小学学生有序进校进行体温检测。刘远丽 摄
2020年2月9日下午,凉山首例新冠肺炎治愈者陈某在盐源县人民医院出院。本报资料
2020年1月31日,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南山尚景酒店集中隔离点开展一线防控工作。西昌市宣传部提供
2020年1月13日,西昌市建昌路口,交警戴口罩指挥交通。范艳民 摄
2020年2月18日,西昌市刘女士和儿女因新冠疫情宅在家中,21天后做起套圈游戏。邹森 摄
2020年1月13日,西昌市一家农贸市场内,买卖蔬菜的人都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防疫生活两不误。尧雄伟 摄
随着新冠疫情得到缓解,西昌市北环线高速路建设项目有序复工。图为2020年3月23日桥墩吊装工地现场。吕延均 摄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口罩吃紧,西昌市城管志愿者组建“口罩加工厂”,生产自制口罩、自给自足、自我保障,为一线防疫队员提供“爱心口罩”。图为2月14日,志愿者用缝纫机自制口罩。王哲 摄
2020年2月24日龙抬头,春光明媚,晨光熹微,邛泸景区第一天实行有规有序对外开放。梦里水乡湿地公园郁金香绽放,伴着春日的第一缕阳光,疫情下,人们戴着口罩坚持晨跑。甘立霞 摄
2020年2月5日,满载爱心蔬菜等物资的大卡车,带着全州人民的淳朴之情,从西昌出发,往返近3000公里,星夜兼程,前往湖北,为湖北人民抗疫提供供营养与动力。记者 买锐 摄
2020年1月13日,“西昌格格”在西昌市东城街道春城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新冠病毒防控宣传。 杨黎明 摄
(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