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有你 温暖一生 青神“最美老师”王晓梅的“园丁”之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4-21 10:51:33 编辑:卜海英 点击:
“建议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和后勤队伍,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今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来自青神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梅提出了“关于加大义务制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自2017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四年间,王晓梅先后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将义务教育均衡进行到底”“帮扶农村普通高中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等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深切关系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关乎农村孩子们的未来。

        除了全国人大代表,让王晓梅感到骄傲的还有另一个身份——青神中学校的英语老师。从“晓梅姐姐”到“晓梅嬢嬢”,54岁的她已经在青神这个革命老区的校园里默默耕耘了36年。学生的孩子也成了她的学生,“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
革命老区:星星之火 薪火相传
近代革命史上,青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土地上,一代代的人民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不为钱来,不为利往,树德立人,扎根老区。
“我是一名在革命老区长大的孩子,在西龙镇念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们对我非常好,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帮助。所以,我要像她们一样,做大家喜欢、敬仰的好老师,把农村娃送出去!”这是王晓梅选择坚持在青神中学从教时的誓言。扶贫先扶智,王晓梅作为土生土长的青神人,从小见证革命老区的贫困,深知教育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重要性。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王晓梅的老师影响着她,同样她的一言一行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年轻一批的老师。
“王老师仿佛是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每天早自习还没开始就已经先到教室等学生,晚自习结束她还没走。哪怕休息日也总能看到她辅导学生的身影。对于有些压力比较大的学生,王老师像有着火眼金睛,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到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青神中学校年轻教师邹佳林说,王老师还经常在大会上给大家分享她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经验,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她这一生有过无数次去更好学校、更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她却始终坚持留在青神任教,让人非常敬佩。
“当时在上高中的时候,深受王老师的影响,他对我们班上的问题学生像妈妈一样的耐心教育,对受过处分的学生也不放弃引导,虽然以前不能理解老师的严格,但是随着长大,我们越来越感激老师。”2018届学生何立坤说,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王老师一样认真负责的人。
孩子 你慢慢来
“王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4月13日,王老师2017届的学生在给她打来电话报喜讯。在王晓梅身边,老师和学生如同亲人一样对话,每一个学生她都倾注了全部的关怀。
2017年在全国“寻找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名学生三天未到学校上课,原因是该生不忍年迈的爷爷身体不好还要为自己的学费奔波劳累,萌生了辍学的想法。有位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开导,成功将其劝回课堂,并主动承担起该学生的全部生活费。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王晓梅。
无独有偶,王晓梅在上课时留意到一位女孩大冬天经常穿薄外套,便主动打听。才知道这个女孩家庭情况太艰难了:她是原天池乡尖山村人,一家5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腰伤不能干重活,母亲多年头疼体弱无劳动力,哥哥外出打工两年未曾回家一次,奶奶过世给原本就拮据的家庭增加了许多债务。王晓梅说:“这样的贫寒,没有让她丢掉志气!对学习,她如饥似渴,一直刻苦从未懈怠过;对生活,她体谅家人,最便宜的饭菜也吃得很开心。我不帮她,愧为老师。”她随即与班主任商定:生活费由自己出,周末邀请女生到自己家作客。天冷了,王老师总记得给她添上厚衣服……后来,女孩子顺利地考上大学。但看到通知书上几千元的学费,她全家犯愁了。家人也因为经济困难反对她上大学。王老师又一次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圆了一个老区孩子的大学梦。后来这个女生来信说:“王老师,我早已把您当作我的亲人了,您在花园街的老房子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我孤独无助时,那儿最温暖!”
她就是王晓梅,作为2017年全国仅有10名,全川唯一获得“最美教师”殊荣的教师,“一个都不能少”是王晓梅给自己立下的誓言。为了这句誓言,36年的从教生涯中她进行了无数次的家访,通过劝学有54名学生重返校园;36年来,先后2000名孩子被她送出农村,8个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此改变了命运;特别是培养了对口支教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二中的学生张玉红,改写了该县17年无人考上清华北大的历史。
她“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她坚信“朽木细雕也成才,废铁回炉也成钢”,只要耐心和爱心还在,就没有无法培养的孩子。
“喂,你好,是王晓梅老师吗?来一趟公安局!”2017年的一天晚上12点,刚从学校回家准备休息的王晓梅接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既紧张又不安。“怎么回事呢?”她心想。“陈家瑞(化名)是你的学生吗,来将他领回去!”电话那头说。
又是他!王晓梅突然感到五味杂陈,内心很不是滋味。陈家瑞是班上出了名的问题学生,被叫到教务处谈思想是家常便饭,写检讨比写作文熟练,同学们不喜欢他,老师也怕他。十次打架,九次他在现场。“尽管他在学校问题很多,但他从来没去过派出所呀!”王晓梅沮丧地说,那天我问他为什么要让我去领他而不是叫家人,他告诉我,“只有你不会放弃我。”王晓梅湿了眼眶,没再说什么。从那以后,捣蛋鬼变了许多,当年高考上了专科,大二升了本科,毕业后留在了成都,如今担任起了所在公司的部门经理。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王老师如是说,可有谁知道因为这个“为了”,她的付出有多大。王晓梅的儿子说:“妈妈,从小到大,您对我太不公平了。你可以给别的孩子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爱和陪伴,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点爱呢?我可是您儿子呀,从小到大您就只给我检查过一回作业。”
“是的,感觉自己在陪伴孩子方面确实愧疚。”在孩子年幼需要陪伴的时候,王晓梅却把感情的天平倾向了老区的教育事业。孩子慢慢长大了,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中,孩子也渐渐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不仅仅是母亲作为一个老师在履行职责,更是在践行她一生坚守的信念;教育不仅仅只有言传,还有身教。
高中了,自己的孩子来到了她的班级。“高中三年是学习压力最大的三年,却也是我与母亲相处时间最多的三年。”王晓梅的儿子说,“虽然母亲依旧很少和我单独相处,每天放学了我还要等她和学习生活有困惑的学生聊完天后再一起回家,但是我觉得很幸福。”
王晓梅为了学生付出,学生也从未忘记她。2020年的一天,王晓梅到门口饭店吃饭,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晓梅姐姐”,回头一看,原来饭店老板两夫妻正是自己多年前的学生。后来有几天王晓梅出差去了,没去吃饭,再去的时候,学生非常紧张地询问她的身体情况,以为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没有到学校。
这学期,有个寻常的下雨天,王晓梅没有带伞,晚自习后冒雨往家走,突然从背后伸过来一把雨伞,一个学生什么话也没说,把伞往她手里一塞就像风一样的跑掉了。王晓梅站在雨中,一句谢谢还哽在喉咙里。“孩子们的淳朴与感恩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我热爱我终身追求的教育事业。”她在心中对自己说。
2021年,这是王晓梅走下手术台后的第二年,每过一段时间,王老师都不得不定期去医院复查,多年的积劳成疾并没有让她有半点退缩,上课铃声响了,王晓梅拿起备课本消失在走廊尽头,看着晓梅嬢嬢坚定的背影,有一句话浮上心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她吧!(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