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现场推进培训会在德阳市罗江区召开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7-10 16:28:22 编辑:唐磊 点击:
7月9日,全省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第二片区现场推进会在德阳市罗江区召开。来自自贡、德阳、绵阳、泸州、内江、宜宾、资阳、遂宁8个市、32个县(市、区)、32个乡镇政务服务系统的人员齐聚罗江,共话便民服务“三化”建设。
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罗江区鄢家镇及鄢家镇星光村便民服务室试点建设情况,罗江区万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奎星阁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情况,对综合窗口设置、服务事项办理、工作人员配置、代办制度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大家对罗江区试点建设给予了肯定,对罗江开创指尖政务品牌、金融+便民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秘书制、定向代表帮办等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据悉,近年来,罗江区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全域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全域覆盖、标准规范、保障到位的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质效和群众参与率、满意度不断提升。
聚焦服务功能,夯实“三项基础”
完善优化服务场所。规范设置便民服务中心7个、便民服务站2个、便民服务室93个,全力构建区、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办事圈,镇村便民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便民服务“就近办”,有效解决群众就近就地获得便民服务难题。结合场地实际和各镇村服务重点,合理配置办公设备和自助服务终端机等服务设施,规范统一场所名称标识、服务窗口、功能分区,并增设了填写台、休息座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努力营造温馨舒适亲民的服务环境。
规范统一服务事项。充分考虑镇村承接能力,按照“依法依规、能放尽放”的原则,全面梳理下放镇村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108项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代办事项84项,全流程办理事项26项),51项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办理(代办事项35项,全流程办理事项16项),42项高频事项全部实现镇村“一次办”。深化“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枚印章、统一出件”工作模式,整合民政、残联等8部门业务实行综合受理,制定完善指导目录,全面推进“无差别受理”综合柜员制,持续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配齐配强服务力量。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区行政审批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心主任按八级职员配备,由区行政审批局统一派驻,统筹开展镇村便民服务、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有效提升乡镇便民服务水平。按照“区招镇用”工作模式,进一步充实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力量,窗口常驻工作人员达到5-7人。鄢家镇特设农业产业发展服务秘书,专门为辖区内柑橘、蜜柚等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帮办服务。工业园区实行涉企服务全程代办,巩固提升在建企业项目秘书制度和投产企业驻企特派员制度,努力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结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园区已配备项目秘书、驻企特派员11人。
聚焦群众期盼,推进“三个提升”
提升服务覆盖面。在省市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日常生活需求,鼓励各便民服务中心(站)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制定开展个性化服务事项,将快递投放、农村金融服务、水电气费用缴纳与便民服务措施结合起来,打造镇村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促进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序流动,拓宽便民服务种类,丰富便民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便利化。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创新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努力让群众办事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着力推行“六减”工作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坚决取消各类不合法、不合理证明,村(社区)开具证明事项累计取消33项,仅保留4项。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积极推广“德阳市民通”,启动“智慧罗江”建设,创立“幸福罗江”“罗江邻里+”指尖政务品牌,大力推动掌上办事,“网上办”事项占比达到100%,较2020年提高30个百分点。
提升服务满意度。加强便民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性告知、服务双岗、去向留言、信息公开、投诉举报等制度,强化对便民服务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区群众办事满意度不断提升,1-6月达到100%。
下一步,罗江区将以优化布局线下就近能办、整合资源线上一网通办、需求导向对标方便易办为着力重点,继续夯实“三项基础”、做好“三个结合”、推进“三个提升”,着力构建布局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顺畅、标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贴心、保障更加到位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杨洲静 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