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了1.2亩地的丹参,只要精心养护,一年可以挣到1万块钱。”辑庆镇永远村一组农户匡桂芳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说道。此时的她正在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里播种丹参,“这边的地都是我租给公司运营的,种丹参挣的钱比种其他作物多多了。”
初春的中江,褪寒迎暖,正是丹参播种的好季节。近年来,中江县大力发展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随着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不断得到行业内外重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种植技术一次次突破正在中江县中药材产业中进行。
生态种植 节约成本保质量
中江是当前我国栽培丹参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面积4.65万亩,产值2.57亿元;2021年面积预计4.85万亩。中江丹参单位产量高,药材品质优,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好,在全国享有盛誉。每年1-2月播种,当年冬季便可采收。
以前当地农户的丹参种植覆膜窄,行间杂草多,农户为减少除草劳动力,生长期间多次施用除草剂,大大增加除草剂残留的风险。
据悉,《中国药典》(2020年版)提高了对中药材农药残留要求,覆膜窄,行距宽,杂草多,除草剂等农药的施用量就大,容易造成种植的丹参不符合新药典的要求。
“我们采用了高厢宽覆膜的生态栽培模式,减少了沟内土壤的裸露面积,褐色的土地上,黑色的覆膜如同一把保护伞,牢牢地护住红彤彤的丹参种根和土壤中的营养,有效控制杂草,同时减少雨水冲刷带走土壤中的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技术能起到物理除草的作用,减少肥料施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保障中药材的安全质量。”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袁涛介绍。
中江丹参只能通过无性繁殖,这导致中江丹参品质退化,严重制约了中江丹参产业的发展。组培繁殖技术是解决品种退化的主要措施,但丹参种植用种量大,直接利用组培苗生产成本高,难以推行。“我们正在探索一种脱毒种苗培育及繁殖技术,帮助农户进一步节约成本。这一技术培育出的丹参种根每亩能降低种苗成本200元。此外,这一种脱毒种苗将大大降低丹参的病害发生率。”在现场指导种植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副所长张超信心十足地说。
规范种植 提高种植效益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中江县结合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着力打造四川中医药健康体系,健全中医药发展模式。
“中药材的市场很好,可是收购情况很糟糕。主要原因是农户们的种植不规范。很多药材的质量达不到收购的标准。”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志刚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正在探索一种“抓两端、放中间”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即公司承担生产前端和生产后端的工作,采取在生产前端统一繁殖种根并规范种植技术标准、统一农资,在生产后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品牌的方式,把规范的种植过程交还给农户。
在这一过程中,来自中药材专家团队的技术也得到了更有效率的推广。“我们通过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能够更及时地发现生产上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各项技术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张超表示。
目前种植丹参的农户有三个福利,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收入得薪金,免费学习得技术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进一步攻克技术关,提高丹参的种植效益,形成联合体,依靠龙头企业,助力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我们企业的贡献。”许志刚表示。(肖开丰 顾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