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背靠甘孜州。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含彝、汉、蒙古等21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这里就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在这里有一群人,他们塌石路、坐草地、尝雨露、越高山,挨家挨户唠家常,只为扶贫之路走的坦荡,他们就是高原上带来幸福安康的格桑花——援凉警察。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发起凉山脱贫攻坚的集结号。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石成军同志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带着组织的重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中。
青春撒热土 异乡当故乡
初到木里县,让石成军同志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天气,是那样的舒适宜人。他的工作岗位是木里县依吉乡麦洛村任“四治专员”,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不通,必须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才能开展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他,只有靠自己一点点的摸索,一步一步的积累农村工作经验。
为了尽快了解和熟悉工作,初到依吉乡,石成军同志就马不停蹄的和当地乡干部开始了四治专员的工作任务。为了有效全面的掌握全乡的贫困户,他和当地的村干部对全村的108户贫困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开展了脱贫攻坚各类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和禁毒知识的宣讲,想法设法让广大村民知法、懂法,了解党的惠民政策。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听乡干部说有一贫困户的的儿子,因家庭贫困无劳动力现辍学在家。得知这一情况,第二天石成军和乡干部就翻山越岭步行10几公里山路来到了位于麦洛村斯保组的贫困户阿拉温珠家里。
走进这个贫困户的家中,除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中有8口人,除了阿拉温珠夫妇,还有他们年迈的父母及辍学在家的儿子次尔扎西。而且阿拉温珠的一只眼睛,因在干活时受伤导致失眠,另一只眼睛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线。家中的主要的劳动力倒下了,对这个家庭是致命的打击。没有办法,只有让上初一的儿子次尔扎西辍学在家,帮助家里干农活。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石成军和乡上的领导从早上到太阳下坡,给阿拉温珠和他的妻子做工作。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话语也没能说服这个藏家汉子让他的儿子去上学。
第二天,他和乡上的领导再一次来到阿拉温珠家里,但面对他们的是阿拉温珠冷漠的面孔和生硬的话语:“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欢迎,但是要让我儿子去上学是不可能的。”面对这个情况二人便从党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上给阿拉温珠摆事实讲道理,用真情的话语去说服和感化他。“你不让你的儿子去上学,是会害他一辈子的,你不能让他一辈子都在这贫瘠的土地里又重复你的生活;现在有了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让你的儿子走出这个大山只有靠知识;就算毕业了回来那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他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家里贫困落后的现状。”
“我们家这个情况你们也看到了,主要就是没有劳动力,而且儿子学费及生活费也是我们家的一大笔开销,没办法”。然而乡上蒋书记早已有准备,为他儿子联系好了一个爱心人士,愿意负担他儿子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而且,在农忙的时候,会让乡上的和村上的干部到他家来帮忙干活。真诚地帮助,让这个藏家汉子终于松了口:“小孩去上学可以,但是他在农忙的时候,必须回家里帮我们干活”。他们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在他们的坚持下,阿拉温珠终于同意让他的儿子去上学了。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播种希望。2020年初,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石成军毅然冲在第一线。用初心使命与担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对疫情防控知识做宣传;讲解教育扶持、技能培训、保障就业、产业发展等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引导村民搞懂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培训;收集、解决村民就业、务工、生产经营、孩子上学等问题,村上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你看!村民们心中的格桑花开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俯下身子去为老百姓办实事,才会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石成军说:“在这里只有像生在雪域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在峻冷的高原上,不畏风吹雨打,不畏风霜暴雪,静静地绽放,才能深深地在藏族人心中扎根发芽。”
面对艰难困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石成军始终坚定信念,满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实际行动展示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心,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凉山人民的期盼,努力为藏乡美丽画卷添一抹富饶幸福亮丽的色彩。(石成军 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