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低头负重前行。
“采样,我去!”1月20日,九寨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跃被任命为流调组长,当分配工作到采样时,即使像“虎口拔牙”,张跃也毫不犹豫把这项工作分配给了自己。
2003年在抗击“非典”,参与高度疑似病例的抢救;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5月12日当晚便向重灾区挺近;2009年“甲流”,进驻集中隔离观察点为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和生活服务;2012年作为民生工作组工作人员,在阿坝县贾柯河牧场一待就是半年;2016年九寨沟双河甘沟泥石流、2017年九寨沟地震、2018年九寨沟洪灾……只要是出现了疫情、灾情,张跃作为“非紧急避难人员”,每一次都是将责任担在肩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与疫情“赛跑”,这句话对于疾控人员来说,有不一样的解读。而张跃“以身试险”,作了完整的解读。
与病毒“赛跑” 张跃成为了“骗子”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发热症状?您再仔细想一想,最近去了哪里?和谁接触过……”张跃在流调时耐心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生活和诊疗细节。通过对话,锁定其“路线图”,从而追溯感染源头,预估波及人群,便于尽快阻断疾病传播。
“最大的考验就是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一定要分毫不差。”疫情对于疾控工作者来说,张跃对调查中的每一句对话、每一通电话都仔细分析,因为这其中极可能包含密切接触者的线索。
然而在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中,张跃多次被认为是“骗子”,“最怕不理解,最怕怀疑,最怕他们有所隐瞒。”
“毫无疑问,必须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认清疫情的严重性。”面对不理解和不配合,张跃带着组员耐心细致做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保证流调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客观、科学的进行。
“虎口拔牙” 我去!
2月5日,九寨沟县出现第一列疑似病例,张跃穿上隔离服,进入到隔离病房进行鼻咽拭子和深部咳痰标本采集,这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也是被感染风险最高的工作,张跃没有退缩。
“张开嘴,不要怕,放松!”在张跃的指导下,疑似患者摘下口罩,把嘴尽量张大。随后,张跃俯下身将一根长长的咽拭子插入咽喉部,再慢慢移出。助手石中朋在一旁迅速接过拭子,将它放进标注有姓名及编号的红色采样管中,并将棉签尾部折断,拧紧盖子。紧接着又拿出拭子在鼻部继续取样。
“病人张嘴时,会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采集部位敏感,咽部受刺激后容易呛咳,分泌物会溅到采样人员的护目镜上。”该县疾控中心主任哈煜说,这是离病毒最近的岗位。
采集者要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时间长了很容易憋闷、缺氧,护目镜上起雾后还会遮挡视线,采集过程必须耐心细心。
类似“虎口拔牙”的30份鼻咽拭子和深部咳痰标本采集,张跃毫不犹豫上岗。
争取时间,就是让更多的一线医护人员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就是让密切接触者减少接触他人。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开展鼻咽拭子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随访管理等防控工作…九寨疾控人既是悄无声息的侦查兵,更是面对危险毫不畏惧、不知退缩的排雷兵。
他们说:“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就是疾控人的使命!”(冷月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