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内江广播电视台:把媒体使命书写在战“疫”第一线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2-21 18:30:18 编辑:谢川霞 点击:
  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内江广播电视台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在内江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台采编人员主动请缨,深入防疫一线采访报道,全力做好疫情报道和舆情引导,把希望与坚守、温暖与正气传递给广大受众。




 
  2月12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一条资中捐赠50吨爱心果蔬的新闻,这条新闻是由内江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刘远倩采写的。


 
  当时部门通知她,资中县有50吨爱心果蔬要在当天下午4点发往湖北襄阳,但他们不到2点就赶到了现场,然而因为高速层层管制,运输车辆预计到达的时间一推再推,直到第二天凌晨,他们也在现场等了将近10小时。
 
  完成现场采访后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刘远倩和同事连夜赶回单位抓紧后期制作,当所有工作完成后回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3点。刘远倩说,当时真的觉得累,但是新闻第二天就被央视、川台采用,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抗击疫情驰援湖北”,内江人民在行动,又觉得非常激动和兴奋。


 
  类似这样的采访还有许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远倩主动请缨,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奔赴在宣传报道的第一线,26天的时间里,采写了近30篇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而她却难得和从外地回来的父母见上一面。刘远倩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春节前他们回到内江的时候,她没有去车站接他们,尽管很想第一时间与父母见面,但又因为自己在一线采访,害怕会增加他们被感染的风险。


 
  敬双宇,是新闻中心入职才一年的年轻记者。疫情发生后,家住广安市的他立即动身返回内江投入到一线采访,在这之前,他却刚刚与未婚妻完成了登记结婚。敬双宇说,原本计划春节期间,要去双方老人家里拜年,疫情的袭来一下子就打乱了所有计划。回到内江时又遇到客运车辆停运,最终几经辗转才回到内江。
 
  刚结婚的妻子放心不下,也从广安跟他来到内江,但由于采访任务繁多,敬双宇每天陪妻子的时间很少,就连在一起吃顿饭都很难,每每提及此事,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
 
  面对疫情,记者们选择坚守一线、向险而行,用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书写了新时代的精彩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深刻内涵。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内江广播电视台从未缺席。作为媒体,内江广播电视台把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紧急安排部署,所有一线干部职工放弃休假时间时刻在岗,声屏网微端齐发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
 
  内江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及时调整宣传重心,以《内江新闻》栏目为龙头,开设“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抗疫情抓发展”专栏,精心策划疫情防控系列报道,30余名记者深入防疫一线,采访记录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群众等一线人员防疫工作,真实、快速、全面报道疫情,发布了《抗疫一线党旗飘凝心聚力阻疫情》、《奋战防疫一线彰显使命担当》、《干群齐心筑堡垒共建基层“防疫墙”》等250余篇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稿件,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防控知识常识深入人心。外宣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由记者所采写的《内江资中50吨爱心果蔬驰援湖北襄阳》、《战“疫”一线党徽闪耀》、《内江威远:土办法成防疫小妙招》、《300秒极速“狂飙”内江“的哥”上演爱心救援》等30余篇稿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采用,积极展现了内江在疫情防控中主动作为、驰援湖北的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广播中心打破既定常规节目,在FM93.4内江综合广播、FM102.7内江交通广播两套频率高频次播出内江广播电视台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并赶制了《战胜肺炎疫情你我共同参与》专家访谈栏目,多形式、大密度、高质量的准确报道疫情信息。由广播中心制播人员赶制的原创公益广告,通过内江市“村村通”“村村响”循环播放,让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传入千家万户。


 
  此外,内江广播电视台所属新媒体平台多渠道拓展宣传形式,先后组织推出每日“疫情速报”专栏、“众志成城!内江齐心协力战疫情,请记住这些瞬间”一线抗疫纪实、“方舱日记”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前线特辑等多个主题推文,通过h5、动画、短视频、图文等新媒体形式,利用大内江APP、甜橙网、内江头条等全媒体平台矩阵,累计发布抗击疫情相关各类稿件3000余条次,稿件点击量总计超过4200万,其中产生35条十万级点击量的优秀稿件,大内江APP单条推文点击量首次突破十万加。


 
  值得一提的是,由内江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内江广播电视台、内江市文化馆、内江市艺术交流发展中心联合打造出抗击新型肺炎歌曲《生命的宣言》,生动地再现了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坚韧与顽强,记录了真实流淌在人心间的歌与诗,目前该歌曲已在内江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公共频道以及科教频道播出,累计播放次数达200余次,网络点击量超过40000次。(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