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现场。
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现场。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10月24日,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公园城市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区举办。论坛以“公园城市·未来之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主题,集中展示成都市近3年来纵深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次论坛以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四川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负责人、国内重量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观点、碰撞智慧。当天发布的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还为公园城市工作提供了“度量标尺”。
碰撞
规划未来之城 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大会主论坛上,来自全球的行业权威专家共同畅想未来城市理想形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等围绕“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蓝天与低碳协同发展”“鲲鹏展翅,昇腾万里——打造科技创新之蓉城”等进行演讲。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表示,中央要求“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吴海洋说,建设公园城市要坚持规划先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和集约节约用地。
“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要直面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元性、复杂性,坚持“人城产”逻辑,在自然与有序之间权衡调适,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突围之路,努力打造标定时代发展高度、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当天,龙泉山生态世界公园及生态康养人居示范区项目等10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1034亿元。据悉,论坛期间,签约项目共23个,计划投资总额约1141.86亿元,其中百亿元级项目8个。
成果
一套“度量标尺” 判断公园城市建设是否达标
目前,世界一些城市在发展规划中都制定了系统体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作为量化测度城市发展状态的重要工具。
当天,由天府新区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制的《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正式发布。该指数广泛吸收纽约、伦敦、东京、上海等世界先进城市的远景发展共识,结合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领域的先行实践,聚焦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等五大维度,从15个方面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目标导航和“度量标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认为,《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既是一套“度量标尺”,以判断城市建设是否达到“公园城市”要求,也是一套城市转型的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成都近年来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探索和实践,论坛还发布《公园城市·成都实践》《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公园城市·未来人居示范研究》《鹿溪智谷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等成果。
其中,《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是首本公园城市年度发展报告(蓝皮书),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等视角对公园城市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发布
成都公园城市场景机遇图
10月24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发布“成都公园城市场景机遇图”,展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建立相关供需市场对接渠道。
“成都公园城市场景机遇图”信息平台由“一库两端”组成——“一库”是场景机遇信息数据库,“两端”是移动展示端和网页展示端;内容包含“四图一单”,即“公园城市场景图”“场景空间招商图”“产品服务供应图”“市场需求机遇图”和“投资政策清单”。
“公园城市场景图”中,“公园场景荟”用于推介展示公园、绿道和公园城市示范片区等场景矩阵;“产业生态圈”用于推介展示成都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
“场景空间招商图”用于发布拟打造或已建成地块、建筑、场地等场景空间载体招商引资信息。
“产品服务供应图”用于发布企业向市场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市场需求机遇图”用于发布在项目合作、融资入股、人才招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各类需求。
“投资政策清单”用于汇聚链接公园城市建设投资相关政策。
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
10月24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这是全国首个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导则》主要内容包括:
公园社区内涵阐释。基于公园城市理念及前期研究成果明确界定公园社区的定义和特征。
总体规划指引。围绕建设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基本单元为目标,提出功能复合促共联、开放活力促共栖等六大总体指引。
分类规划指引。依据社区分布区域及主导功能,将公园社区划分为“城镇社区、产业社区、乡村社区”三大类型,并综合考虑三类社区的主导功能、规模分类和差异化特征人群需求差异性进行分类设计,明确分类指引要求。
其中,城镇社区聚焦为居住人群营造高品质宜居环境、便捷化公共服务配套、闲适安逸的市井人文生活;产业社区更关注产业人才个性需求、属地企业的功能需求,积极营造“人城产”高度融合的社区单元,细分为创新研发型、先进制造型、商业商务型、现代物流型、现代农业型五大类产业社区;乡村社区突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王晋朝 王国平 雷倢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