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3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攀枝花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4561万元,实施整治了79个项目,打造出外有高颜值、内有高品质的美丽宜居乡村。图为仁和区白拉古村概貌。 石磊摄
阳光米易,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皮划艇运动员们享受体育之美、自然之美。石磊摄
远山清秀绵延,村中万亩枇杷园生机勃勃,宽敞的柏油路贯通全村,串起座座红瓦白墙的村居和绿意盎然的庭院……
行走在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幅悠悠乡村画卷铺陈开来。12月3日-5日,经过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核检查第三组考核验收,攀枝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以优异的整治成效整体通过省级考核评估。
振兴农村,让人居环境美起来。经过三年努力,攀枝花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达到93.9%,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的村达到78%,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9%,“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覆盖率达到73.04%。
锁定5大整治重点
“以前污水没有处理的时候,这里都是臭水、垃圾。味道难闻,路过都要捂着鼻子。”米易县撒莲镇垭口村2组村民曾孟兵回忆道。
一个花园,成为解决垭口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钥匙。
去年8月,垭口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污水处理工程。不到5个月的时间,“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了人工生态湿地。
种植水葫芦、水莲花作为湿地植物层,铺满大石块和各种碎石、砂石等,把水里的悬浮物、杂质层层过滤掉。附近60余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在这里进行集中处理后,可以直接灌溉农田。
在米易,这样的人工湿地已经建立23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仅让村庄环境得到美化,还降低了村民灌溉成本,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下一步要把优秀人工湿地建设的良好经验做法总结出来,不断改善乡镇的人居环境。”米易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攀枝花市县(区)两级锁定村庄清洁、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5大行动整治重点。
“原来家里用的是旱厕,就在屋外,去年修了新厕所,现在人畜分开,干净卫生。”院坝打扫得干干净净,院中独立的厕所亮亮堂堂,虽靠近圈舍,却很难再闻到印象中熟悉的味道,仁和区啊喇乡啊喇村村民罗会相的家里,和从前大不一样。
新厕取代了旱厕,背后还有科学规划修建的化粪池。“每个化粪池由3个小池组成,按照2:1∶3的固定比例建造,这样可以达到沉淀、发酵、储藏的作用。”啊喇乡卫生计生社会办主任张遂进说,如今啊喇村全村的化粪池都是按照这个规格建造的。
紧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采取“市县(区)抓技术示范、乡镇村组抓样板点位、乡村工匠抓示范户”的推进模式,在攀枝花打造出了龙华村厕污共治、团山村垃圾分类、金家村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等各具特色的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提振产业绿色发展
立足农村生态环境改善长远需求,攀枝花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精准编制厕所、垃圾、污水、粪污等整治项目清单,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4561万元,为完成三年行动整治任务提供了项目资金支撑。
“无农不成村”,要建设乡村人居环境,还要有稳定的产业发展,发动村民参与其中。
“环境变好了,经济条件也好了,大伙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不少。你说,农村的生活比不比得上城里?”冬至刚过,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7组村民翁德军已经在自家的枇杷地里忙碌了。
为了调动村民奔发展、谋改变的积极性,龙华村大力发展枇杷产业。“以前都是大水漫灌,经常要熬夜,邻里之间还时不时因为争水而吵架。现在有这个设备,不到3小时就能灌溉完所有枇杷地。”翁德军所说的“设备”,就藏在枇杷地里。
仔细看枇杷地里,一根根细小的管道纵横交错,只需轻轻拧开闸阀,就能控制7-8亩的土地灌溉用水。这套高效节水设备,能省时、省力、省水、省肥,得到村民的认可。
不仅如此,村两委还引领制定“阳光用水”制度,每年每棵树1元钱,排定时间表,建立“管水员竞争上岗制度”,减少用水矛盾,实现了全村枇杷种植区高效节水全覆盖。
2019年,龙华村全村琵琶产量超过2000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7478元。产业发展走上正轨,米易县户用卫生厕所改造试点也在村里开展。除了在厕所房屋建设上有具体要求,还要求新建房屋规划设计严格执行厕污处理建设标准。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村社干部越干越有劲,农户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龙华村党总支书记杨利贵说。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村支书李荣昌走家入户检查卫生时,总是不忘叮嘱一句,“保持好眼前的成果才是关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通过建管结合,攀枝花积极探索建立权责分明、协调统一、科学规范的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
在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油房村,全村的卫生评比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但一来二去,“新情况”出现了。
“以前大家的家庭卫生都搞得不好,评不出前几名;现在大家都好了,又很难评出后几名了。”油房村党支部书记侯杰介绍,村里进一步细化评分指标,把以前的10分制改为100分制,除了奖励化肥、食用油等实物外,获得文明卫生户称号的还会颁发“流动红旗”。
“硬件设施提升和完善,让美丽乡村有了‘面子’,未来将在移风易俗方面进行更多探索,弘扬文明新风,留住乡村的‘魂’,才是美丽乡村美到‘里子’的关键。”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唐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