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限时营业5小时 月销售额50万元 网红小店 在老小区做成“嗨”生意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0-10-28 09:32:09编辑:刘婷婷


十月二十七日,"花吃嘴儿麻辣烫"店内,客人们正在进餐。郝飞 摄

【样本调查】
成都的麻辣烫小店不少,如何在大同小异的店铺中拼出名气?藏身望平街一个老小区里的“花吃嘴儿麻辣烫”小店,总共只有5间房,同时最多摆20张小桌,高峰期日均接待客人100多桌,翻台可达5轮。
老小区里怎么做成“嗨”生意?10月23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 每天营业5小时 每月销售额50万元
在某美食搜索平台,过去半年,“花吃嘴儿麻辣烫”在成都串串香星级排名中一直处于前2%的位置,通过该网站手机支付买单的消费者超1.4万人次。
不过,这家麻辣烫店隐藏在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院落。
记者通过手机导航,在望平街一个小巷找到了这家店铺。正值中午,还没到营业时间,几个店员正围坐一起忙碌,为下午5点的营业做准备。店内墙上,“花嘴巴偷油渣,婆婆逮到打嘴巴”等标语和黑板报,让人仿佛回到旧时光。
“从下午5点到晚上10点,每天限时营业5小时。”店铺负责人杨舟雄说,限时不是故意搞的营销手段,而是因为在小区里,营业太晚怕影响邻居休息。
限时营业并没有影响生意。这家面积不到300平方米、最多可同时摆放20张小桌子的麻辣烫小店,每月销售额达到50万元,高峰期日均接待客人100多桌。“晚上9点多还有人排队。”一位路过的小区居民说。
不光本地消费者,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外地游客特意前来“打卡”。目前,“花吃嘴儿”在某美食搜索平台入围“2020成都必吃餐厅”和“成华区串串香热门榜第一名”。
逆袭 通过网红“出圈”打造特色就餐环境
开业不到3年,“花吃嘴儿麻辣烫”为什么这么火?
“开始经营十分惨淡。”杨舟雄介绍,论菜品、味道和就餐形式,很多串串店都大同小异,想出彩很难。开业之初,他的店时常只有两桌,一桌是自己吃,另一桌邻居吃。推广自家店的手段有限,就是在朋友圈中转发。
转机,来自一个偶然事件。一年多前,杨舟雄的一个朋友约了一位有30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到店就餐。没想到,这位网红随手在店里拍的短视频发出去后,吸引不少粉丝的关注。第二天,很多年轻消费者慕名而来,店里先后接待了40多桌顾客。
“觉得不可思议,就在网上露了个脸,效果就立竿见影。”新的网络传播方式,让“花吃嘴儿麻辣烫”在网络上火了。然而,随着话题热度的逐渐降低,生意又慢慢开始降温。
但经历了这次事件后,杨舟雄的思路逐渐打开。一方面,他把老成都的物件、装饰等融合到店内陈设中,打造具有浓厚老成都记忆的文化场景;另一方面,通过时下流行方式推广自己的小店,吸引不少网友前来打卡。
走出这家店,放眼望去,火锅、钵钵鸡、中餐……望平街两侧传统餐饮店一家挨一家,这些店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餐环境独具特色。而望平街附近的滨河路及香香巷则将整个街区串联成步行街,通过植入川剧研究院等地标文化元素,增设夜间灯光、滨河生态步道、互动游戏和涂鸦等场景,盘活街区形态,推动更多传统小店主动转型。(闫辰宇 陈碧红)
对话
“互联网+小店”
带动传统消费业态转型升级
对话嘉宾
林 娜 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院长
谢生平 成都市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党委书记
杨舟雄“花吃嘴儿麻辣烫”负责人
在互联网时代,万千小店正以网红打卡、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加速崛起。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这些小店究竟蕴藏着多大能量?
记者:怎么看待当下越来越多网红小店的出现?林娜:小店经营相对灵活,相对容易完成转型。因此,通过网红“出圈”成为小店转型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小店”模式,正带动传统消费业态转型升级。
杨舟雄:创业初期,因网红的推广,我们积累了第一批原始客户群体。尝到甜头后,我们开始深入研究互联网平台,包括在美食搜索平台付费“关键词搜索”和页面图推广,尽管每月支出约4000元的网络推广费,但给店铺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记者:体量小、规模小、投资门槛低的小店在消费市场中地位和作用如何?
林娜:传统小店是消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店既为本地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便利,也为外地游客提供特色化消费服务。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去年底发布的《2019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显示,日流水3万元以下的各类小店,年流水平均增速35%,跑赢GDP。小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折射出新一轮城市消费升级。
谢生平:传统小店众多的望平街是成都美食聚集地。为留住人气、聚集商气,我们在附近的滨河路上打造了步行街,创新融入新消费场景,并引进知名品牌小店。目前,滨河路上经营的80多家小店形成规模效应,并形成餐饮、休闲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工作日期间,滨河路上的日客流量达到1.5万-2万人次。
记者:要加快小店发展,还要注意哪些问题?林娜:目前,小店发展面临租金成本高、融资难等困难,要在完善相关设施、赋能小店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努力。(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