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货:为有源头“动力”来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0-05-24 10:50:04编辑:谢川霞

仰协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的背景下,西部科学城的蓝图正加速呈现。图为兴隆湖畔科学城
 
今日上新:共建科学城
2017年,成都新经济元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鲜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
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是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快、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一季度GDP增速、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体现出一座城市在暂停后迅速重启,并快步向前的韧性。
韧性来源于一座城市的动能转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形成历史交汇时期,成都率先改变城市传统的发展动力,创造面向未来的内在新动能,奋力实现后发先至、后发超越。
智者,谋远。城市,亦如此。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成都将协同共建科学城,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引领,主动加强与重庆合作,争取国家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基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功能共享,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动力源带动川渝转型发展。
共建科学城 “1+1大于2”产生创新乘数效应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形成历史交汇,产业跨界融合、相互交叉渗透正在重新定义产业门类和公众互动关系,改变着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和社群生活,引发城市竞争实力消长和位势更迭。
站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分水岭,是止步于前,还是超越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座城市的动力源。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事实上,做强增长极、形成动力源,必然需要有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活水,要有科学城或科技创新基地的强力支撑。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就是支撑载体。
与普通的科技园、产业园区不一样,西部科学城主要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发明。有专家指出,如果说科学研究如同一条河流,那么基础研究是“上游”,决定着“中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的技术推广及产业化。
横向来看,成渝两地有121所高校、178万在校大学生、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29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7个众创空间,科技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创新策源潜力和较大的转化市场空间。以共建西部科学城为契机,加强区域创新协作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发挥“1+1大于2”的作用,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乘数效应。
在成都看来,后发地区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坚决摒弃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和环境要素低门槛为主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的比较优势。
成都鲜明提出,将坚持“营城”与“谋势”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努力把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成为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结合主导产业,大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吸引创新要素人才集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新经济之“韧” “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已成为共识
疫情就是一块“试金石”。
成都第一季度一组经济数据显示,GDP总值3845.57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进出口总额更是逆势同比增长14.1%,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城市经济韧性和“双胜利”曙光激励人心。
“经济之韧”来自哪?既源自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来自于成都围绕创新探索出的路径。
“新经济”,就是成都抢先开辟的一条新路。2017年是成都新经济元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鲜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成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历经三年蝶变,成都“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已成为共识。与此同时,独角兽企业从0到6家,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为成都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新经济已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创造者和高效能治理的有力参与者。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还有着更深远的谋划。目标定位为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全力搭建原始创新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全球技术交易平台、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和全球创新资源引入平台,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呈现,新经济发展必然迎来更多内生动力。
西部(成都)科学城 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紧锣密鼓中,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画卷”加快启动。日前,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已签署相关框架协议,提出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框架协议明确,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一城”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指两地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和省级新区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
成都立足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和未来创新战略发展需要,协同规划西部(成都)科学城,构筑“一核四区”发展格局,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它的建设将推动成都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具体而言,“一核”是以天府科学城为创新策源;“四区”分别是以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为产业创新承载。
“我们近期正在编制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在刚刚举行的成都市两会上,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透露,将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成为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同时,大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吸引创新要素人才集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这,是一张科学的创新宏伟蓝图,更是一张用魄力与毅力书写的城市答卷。
将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和空间资源安排给科技创新产业,将最优美的公园城市环境提供给科技创新人才,将最优惠灵活的资源配置政策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这是一座城市给科技创新企业最好的“加持”。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这一次,成渝携手共同执笔这张答卷。
可以看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的背景下,西部科学城的蓝图正加速呈现。
站高谋远,西部(成都)科学城将形成立足成渝,赋能西部的创新发展动力源。
代表委员“带货”
全国政协委员仰协:
加强对我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法规规范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靠新动能、新机制,而新机制的保障又是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做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认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迫切要求加强对我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法规的规范,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落实。
为此,仰协建议制定科技创新中心的综合性法规,由成渝两地提出立法需求,逐级向上争取全省、全国的人大支持,制定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法,统筹安排成渝两地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和资源配置,为成渝两地开展混改、知识产权保护等改革创新予以特别的授权。
“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基础性法规应当定位为科技创新条例,创新条例应以促进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主线,确定成都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法律的定位。”仰协表示,要明确成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各类科技的资源运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承载力,细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并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营造创新环境,为专门性、专业性的立法提供基础和空间。
她还认为,制定科技创新中心的专业性立法,主要是制定各专业技术性领域和高技术行业的专门立法,为此要结合成都市创新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制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核技术应用产业和航空航天等专门领域的地方性立法,如成都市新兴产业促进条例、成都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成都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条例等。
基层一线“供货”
成都科学城管委会创新能力部部长温琦:
以国家创新战略为驱动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引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是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在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正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研究基地集群和若干功能性产业园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引擎。
我们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科学城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国内外科学城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对科学城、大学城、高新区及科技城四类创新空间在主要功能、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对标分析认为:虽然成都科学城建设仅5年,但作为成都科技创新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充分吸纳运用了成都丰富的科教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潜力空间巨大。
科教集聚方面,成都科学城借力全市科教资源富集、科研氛围浓厚优势,与中科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一流高校院所为核心的大装置、大平台集群,并成为争创天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产业植入方面,成都科学城依托成都市优越的电子信息和新经济发展基础,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位起步、加速成势,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主要载体。
开放合作方面,成都科学城借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多重机遇交汇,更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对接和配置高端资源要素,吸引华为、商汤科技、诺基亚等诸多世界级科技龙头布局发展,在全市乃至全国创新版图中的能级地位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成都科学城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发展需求,围绕创新链前端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抢占战略最前沿、竞争制高点,构建多维生态圈、价值转化场,集聚战略性稀缺性要素,激发创新策源核心动力,形成领军企业、创新成果、信息数据、新兴产业、区域共同体全方位融合互动的发展势能,成为科学城的创新极核、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平台。(宋妍妍 吴怡霏 曹凘源 摄影 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