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张玉华:一个被“扶”起来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14 16:59:34编辑:刘映红
金秋十月,在祖国大地庆祝丰收的特殊时刻,家住汶川县灞州镇高半山大寺村的张玉华也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成绩单——四川省2020年脱贫攻坚奖汶川县唯一获得者。
张玉华居住的克枯村(原大寺村)坐落在汶川县城西北,距县城16.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半山古羌村落,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12户1165人,贫困户39户137人。由于山高林密,海拔较高,交通不便,曾经,这里的村民观念陈旧,产业技术匮乏,留守村民多为老弱病残,2014年,该村被认定为贫困村。双手三级伤残的张玉华也被识别为贫困户。
身残志坚  敢当“主动脱贫第一人”
秋分过后,祖国上下迎来了第三个农民丰收节。10月14日这天张玉华穿了一身崭新的羌装,迎接这个属于丰收的日子。 “我们这里山高,以前家里就种点土豆玉米收入很低,一年又累又脏的忙到头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 说起以前的艰苦生活,张玉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自己从小双手被火烧伤成三级残疾,劳动能力较差,加上丈夫常年患病需要长期用药,家中经济困难,一度让这个家庭收入入不敷出,陷入贫困。
转变来自国家的扶贫政策。2014年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玉华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四川省林草局等帮扶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一系列扶贫政策如春雨般滋润着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全家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省林草局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该村的过程中根据实际,从“实”处着手,先后投入资金、项目,带来技术,实施产业帮扶。克枯村也大力发展青脆李、红脆李等果木,全村改变了以粮食为主打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张玉华和全村的村民都尝到了科学种植带来的红利。
“地震后我们村就开始发展李子种植,由于不懂技术,产量很低,还裂口,一年收入也不高,省林草局给我们带来了科学技术。”张玉华说,由于自己不懂技术,每次村里搞培训,她都主动要求参加,一点点学习积累修剪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努力管好自家的青(红)脆李。看着一年年果子不断增产,张玉华也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6年她靠着李子收入,成为村里第一批脱贫的人员。特别是在去年,张玉华家李子收入更是达到了十万元。
“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大寺村才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不要再有等、靠、要的思想了,要丢掉守旧观念,不要怨天尤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脱贫后的张玉华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发展多元产业  贫困户摇身变为致富带头人
省林草局在帮扶该村的同时,按照实施林草特色生态产业,大众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的“三业”工程来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张玉华和村里的17名贫困户也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年有稳定的收入,一家的生活得到保障。
脱贫后的张玉华并未满足于现状,她又开始尝试发展养殖产业。 “以前家里只养了10来桶蜜蜂给地里的果树授粉,也没怎么管理,每年蜂蜜取来就自己吃,没有想到卖。”张玉华说起自己蜜蜂养殖也是一个巧合。后来在驻村帮扶队的鼓励下,她决定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以“种养”产业结合巩固脱贫成效。
在养殖的过程中,汶川县也给予了相关扶持,帮助她们家解决了蜂箱和蜂蛹。 “以前看到别人养蜂,感觉很简单,自己从来没有养过蜜蜂,才开始我就请教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也学会了养蜂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张玉华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 2019年发展蜜蜂养殖150桶。由于去年受“8.20”强降雨影响造成道路中段,蜂蜜滞销,帮扶部门省林草局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帮忙销售蜂蜜500余斤,实现销售收入3万余元。
同时,她还尝试发展马匹养殖业,通过暂借贫困户产业周转金购买马匹养殖发展,如今已养殖马匹10余匹,按照目前每匹销售价格能实现几万元收入,增强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9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张玉华又开始在李子树下套种1亩羊肚菌试点种植,并取得成功,当年实现收入1万元。2019年张玉华一家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真正实现了脱贫奔康目标。
今年村里将发展黑鹜鸭养殖,张玉华也是第一个报名。“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先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全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成功退出。” 灞州镇克枯村第一书记钟毅介绍,从2016年退出贫困村序列以来,村民收入从只有5000多元,到去年低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4万余元。各级党委政府还有帮扶部门在原有的产业提质增效上做了很多的帮扶,也引入了种植和养殖新的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总书记脱贫不脱帮扶指示的重要精神,把我们引入的羊肚菌产业种植规模扩大,新引入黑鹜鸭养殖,盘活全村旅游资源,做好一、三产业的联动,持续巩固全村脱贫攻坚的成效。” 钟毅说。(伍排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