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松潘,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物资集散的重镇,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入藏的见证地,也是藏、羌、回、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局面,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和谐稳定出力,为幸福生活奋斗,共同创造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多彩文化。
近年来,松潘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持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努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并于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许元东,一名羌族青年,通过创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2013年,在家人的支持下,秉承着建设家乡、带动一方的良好愿景,这名长年在外打拼的羌族青年回到了松潘,在这寸土寸金的古城核心地带,建成了一座中式客栈。这座客栈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修建,古色古韵,满院花香。典雅的格调和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在此游玩居住。
许元东说:“松潘县委、县政府在这条街上投了大量的资金,建好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打造了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我们就靠这些做生意。”
距离茶马驿街区不远的中江一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民族聚居街区,穿斗结构的明清时期汉式建筑交错布局。洁净爱美、热爱生活的回族同胞使得整个街道藤蔓环绕,花香扑鼻。在这条回民族聚居的街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一家藏式酒吧。酒吧老板藏族小伙兰家字里执着帅气,从十年前的打工者变成了现在的经营者,亲历着这座古城的进步与发展。酒吧中有多名不同民族的服务员,汉族姑娘杨什吉已在尼玛的酒吧工作了好几年。当问到小花为何一做就是好几年,“做习惯了就不想离开了,老板人很好,对我们非常关心,像家人一样。”杨什吉害羞的说。
相比兰家字里的执着和杨什吉的调皮,房东回族马大娘,则显得特别慈祥善良。在这座传承了好几百年的回族街区,将自家的房屋出租给藏族小伙,还改装成了藏式建筑风格,这或许也需要极大的包容。难能可贵的是,家里的亲戚和周边的邻居也无二话。
古城外新区旁的大巴山村,九年前由高半山搬迁至山下城区。大巴山村规范有序的建筑透出浓浓的藏式风情,让人产生无穷的探索欲望。然而,这却是一座以回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
容中磋,一名普通的藏族家庭妇女,十五年前从松潘县川主寺的藏族村寨嫁到大巴山村,丈夫金春芳是一名回族汉子。手抓肉、和尚包子是容中磋和孩子们的最爱,从嫁给丈夫金春芳后,藏族传统的美食就带到了这个回族家庭中。而长期受勤劳、巧实的回民族影响,麻花、馓子等回族传统美食,容中磋也是信手拈来。在松潘,像这样多民族交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故事数不胜数。
生活质量提高了,日子好过了,做“公益”已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这几年,由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在这座高原古城铺展开来,成就了松潘互交互融、互帮互助、共生共进的全新气象。
纵观中国星罗棋布的古城,大多在同一座古城内生活着单一的主体民族。然而,松潘这座千年古城中却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主体民族,他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四族一街居,风俗迥相异”的独特景观。松潘古城北门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雕像述说着松潘一代又一代藏、羌、回、汉人民友好交往、团结进步、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故事。(松潘县融媒体中心 张积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