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8·16”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九寨沟县多条道路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面对紧急汛情,九寨沟县交通局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在受灾现场,总能看到党员干部冒雨向前的身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员危难时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责任和担当。
险情发生后,省交投集团赴九寨沟县技术援建挂职组组长、九寨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建华和全县交通干部有序指挥,冲锋一线,齐心协力抗洪救灾,全力以赴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美好家园。
闻“汛”而动 勇担责任尽全力
“爸爸,你不是昨天才回家吗,又收拾东西准备去哪里啊?”
“回九寨沟啊。”
“你不是昨天才从九寨沟回来吗?你不体检了啊?姐姐高考你在九寨沟没有陪她,我马上要开学了,你又要走,也不陪我!”
“爸爸有新的工作任务,必须马上返回,你在家要乖听话,我很快就回来陪你们。”
这是8月21日上午,正准备到原单位汇报工作的孙建华启程返回九寨沟前,和年仅9岁儿子的对话。
接到领导转移标段被困群众电话时,孙建华还在成都出差,他第一时间建立了“交通协调保障组”工作群,随即通知大家以视频形式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防汛抗洪方案,联系双九路代建指挥部、九绵高速九寨沟代表处等地,转达了省交投集团的工作指令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安排妥手上的工作后,他向家人简单叮咛几句,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回九寨沟县参加抗洪抢险和转移人员的征途。
逆“汛”而上 营救施工人员脱险境
“哪几个标段的人员需要转移?每个标段需要转移多少人?有多少家属?路线方案如何确定、沿途风险点有多少、是否安全、如何补给、是否中途安置?转移出来的人如何安置?后勤保障如何落实?”返程途中,孙建华快速在脑海中理清工作思路和各种基础情况、保障要素。
8月21日返程途中,孙建华通过电话,不断地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与协调保障组各小组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情况、安排工作……组织机构的顺利运转、各类信息的及时反馈,为转移安置人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转移人数众多、疫情管控影响、安全管理需要、后勤保障等因素,结合九寨沟县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在宾馆、酒店、民宿安置的方案。”当天晚上,他和同事们一起落实了25个安置点和管理人员,并将九绵高速LJ9标段272人在全员平安的情况下转移到漳扎镇集中安置。
22日到23日都有雨,气象部门反馈的信息,让他的心情沉重起来,22日19时,又一个消息传来:作为生命通道的LJ5标段两河口2号隧道一处长80m的下导坑,因开挖后未施作仰拱,积水严重,一直靠抽水保障通行。18时,用于发电抽水的发电机突然发生故障,涌水很快积满了下导坑,水深达到1.5-2.0m,发电机在抢修中,但不知道多久能修好。
临时调发电机?不行!因道路被洪水冲断无法安装到位;拉料回填下导坑?不行!隧道只有洞门值守人员,没有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回撤至LJ8标段?不行!这对他们的信心打击很大,且风险不可预计;就地安置?不行!夜里寒冷且补给无法保障……
当时,LJ10标段和LJ8标段撤离近500人已经离开LJ8标段,陆续到两河口了,正在集合准备前来隧道。
“走,我们去隧道看看,必须想办法,无论如何今晚必须将他们安全转移到县城!”
说走就走,拿上手电、换上雨靴,进击2公里外的两河口1号隧道。经过艰难跋涉,站在积水的下导坑前,正好发电机修复好,已经开始工作了,“抽干积水估计得3小时左右。”
望着坑里仅可坐6人的皮筏艇,大家赶紧分头行动。找绳子,划皮筏艇...
“我是来接大家的,请大家听我指挥,男的站左边帮忙,妇女和老人站右边坐皮筏艇。”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历程,所有受阻转移人员全部到达安全地带。
接下来的几天,各个标段人员也被陆续转移。
情系群众 汛后安抚显真情
8月23日上午,在易缘宾馆一楼大厅,永丰卫生院院长甲措带领2名医生,建立了医疗服务义诊点,为LJ10标段的转移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县交通运输局和双九路JL1总监办的4名党员志愿者,不停的与转移人员交谈,安抚他们的情绪。短短的2个小时,义诊点医生共接受医疗咨询56人次、诊治病人71人次,其中一般诊疗(感冒、腹泻、肌肉损伤) 19人,外伤处理6人,测血压46人。
“安置后,因人员身体健康有差异,我觉得安排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很有必要。”记者采访时,孙建华说道。
此次汛情,全县共转移各标段2110人,疏散离九1743人。从人员转移到安置、再到疏散留守,无一人被放弃、无一人员伤亡,孙建华和全县党员干部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王吉玲、马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