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四川省富顺县的广袤田野上一片金黄,即将收割的水稻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预示着中稻又是一个丰收年,也预示着中稻收割后蓄留的再生稻同样将会丰收。
“地处四川盆地南部的富顺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再生稻生产历史悠久,面积及总产量全国第一,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再生稻品牌享誉全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再生稻之乡’。”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富顺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钟顺清,详细讲述了富顺再生稻的“前世今生”。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富顺属浅丘地貌,地形分平坝、丘陵、低山三大类,以丘陵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大部分土壤富含多种有机质及硅、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为4.5-9.5,为再生稻的生产和稻米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营养。
沱江、釜溪河贯穿境内,水域面积7.12万亩,水库、塘堰、沟渠配套,年平均降水量1080mm,5-10月份降水量为9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83%以上。丰富的水源和较好的降雨分布,为再生稻的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富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特别适合再生稻生产。且再生稻米营养丰富,是富顺的一大特色产品,素有富顺农业“三绝”之一的称号,与“富顺豆花”属于绝配,合称为“富顺豆花饭”,成为享誉全国的一道美食。
再生稻生产历史悠久
再生稻俗名抱荪谷,是由中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使之萌发出再生蘖,并进而抽穗、开花、结实、成熟的一茬水稻。再生稻是富顺人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发展,打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上世纪三十年代,富顺在部分乡镇示范推广再生稻,但品种再生力不强、栽培管理不善,亩产量仅23公斤。因产量低效益差,此后中断推广。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后,富顺再生稻生产再次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发展于八十年代中期。1986年开始,全县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农业部门强化宣传指导,再生稻有收面积达53999亩,亩产量95公斤。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县政府把再生稻生产作为一季庄稼对乡镇进行考核管理,随后再生稻面积迅速扩大,单产不断提高。2001年全县再生稻面积达35万亩,亩产150公斤,总产5.25万吨,首次超过全县小麦总产量(5.23万吨)。
面积和总产量全国第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杂交中稻—再生稻”已成为富顺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1986年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5.4万亩,总产0.51万吨;1989再生稻有收面积25.23万亩,总产2.4万吨;1999年再生稻有收面积达35.91万亩,总产达5.19万吨,是全国再生稻总产唯一超1亿斤的县份。到2009年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达40.16万亩,总产达6.6万吨,首次超过全县小春粮食总产(5.67万吨)近一万吨。2015 -2019年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43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7万吨以上。1986-2019年三十四年间,再生稻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全县累计收获面积1105.6万亩,新增稻谷148.69万吨。目前,富顺再生稻面积约占全省再生稻总面积十分之一,产量约占全省再生稻总产量八分之一。
2013年9月16日,由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农业生产处和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市场信息司统计处负责人组成的国家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督导检查组一行,督查富顺县再生稻生产情况,并听取相关汇报。督查组对富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称赞再生稻长势好效果好,为全国再生稻生产树立了标杆。
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富顺县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再生稻栽培技术探索研究,到八十年代中期普及杂交稻以后,再生稻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栽培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特别是1987-1989年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到富顺研究、指导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再生稻面积和产量取得较大突破。
富顺县参加完成的“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和应用”项目,于1991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实施的“再生稻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项目,于2000年12月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实施的“再生稻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6年4月被市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富顺县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成功经验可形象地概括为:行政推动+物资投入+技术到位=再生稻丰产。“政、技”结合谋发展,“技、物”结合作保证,“点、面”结合促推广。特别是在施好再生稻促芽肥的关键技术上实行分类指导,坚持“四看两定”(看品种、看苗情、看田块、看天气、定施肥时间、定施肥数量)原则,采取“三集中、五统一”(集中领导精力、集中施肥时间、集中技术力量、统一筹款购肥、统一保管肥料、统一施肥时间、统一施肥数量、统一专业队伍)工作方法,保证促芽肥适时足量施下。
2013年9月28日,全国农技中心领导率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及广东、广西、湖南等9省(区)的农业专家、教授30余人考察富顺县再生稻生产。专家们看到大面积成片丰收的再生稻时赞不绝口,对采取的“三集中、五统一”成功经验给予高度赞赏,为保障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谢华安院士认为,富顺在传统人工收割头季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
富顺再生稻享誉全国
1986年,全国再生稻流动现场会在富顺召开,南方13个省(区)农业知名专家参观了富顺县再生稻生产情况。1987年9月,四川省再生稻现场会在富顺召开。2006年8月18日,四川省政府再生稻生产现场会在富顺召开;同年9月24日,时任省长张中伟专程到富顺视察再生稻生产。2010年3月8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富顺再生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9月1日四川省农业抗旱减灾及晚秋生产现场会在富顺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再生稻生产示范片,当年全县尽管遭遇了特大干旱,但再生稻有效面积仍有35万亩,总产达5.1万吨。
2016年9月25-2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富顺召开南方再生稻现场考察交流会,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云南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及四川、重庆、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10个省(区、市)农技推广部门和再生稻重点示范县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富顺县骑龙、代寺、童寺、古佛、宝庆等乡镇的再生稻大面积生产情况,并对中稻、再生稻生产技术进行交流。专家们希望南方再生稻主产区遵循“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理念,着力再生稻产量最大化、生产面积最宽化,积极推广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现水稻一种两收高产高效,确保粮食生产安全。2018年9月21日,川南“1+3”再生稻学术交流及国家粮丰工程技术研讨会在富顺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了再生稻高产示范现场,并就代寺镇再生稻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品种选择、机收适应模式、机收碾压损失解决办法和再生稻推广发展等关键问题提出研究方向和技术建议。
2019年11月12—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上,“富顺再生稻”通过成果展示、产品推介、贸易洽谈、专场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树立了富顺农业新形象,为提高富顺优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升了“富顺再生稻”影响力。
在展览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专家,亲临“富顺再生稻”展示区,对富顺持续深入抓好再生稻生产、加快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加强再生稻品质特性保护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富顺强化再生稻品牌打造和农耕历史文化传承、汇聚发展动力、促推地理标志产品“富顺再生稻”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给予了高度赞扬。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再生稻生产是当前粮食生产中种植效益最高、增产潜力最大的优质高产高效稻作模式,且不与其它农作物争地。目前,富顺全县再生稻可蓄留面积45万亩以上,现有生产条件单产可望达200公斤/亩以上,总产具有9万吨左右的增产潜力,可加工优质再生稻米5万吨左右,可实现总产值3亿元以上。
钟顺清最后介绍,未来,富顺县再生稻发展思路是:扩大蓄留面积,挖掘面积潜力,增加有收面积;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提高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升单产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奖惩办法,达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促进大面积区域之间、农户之间、田块之间平衡增产;主动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壮大稻米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质量;着力打造品牌,增加“富顺再生稻”知名度,提高再生稻米附加值。通过这些举措,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许鹏 曾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