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乐镇毛村是宜宾市兴文县57个贫困村之一,是兴文县政协机关结对帮扶村,全村人口723户2895人,辖5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贫困人口488人。全村幅员面积9.82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17.86%。2017年贫困村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素彬开展土坯房核实工作(右一)。
“开展脱贫攻坚以前,受区位条件、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全村守着大片土地和林地,却依然贫困,农民人均纯收远远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典型的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兴文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素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2015年7月,根据兴文县委的统一部署,兴文县政协选派郭素彬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从那时起郭素彬长住毛村,这一住就是5年。郭素彬初到毛村了解到,全村经济收入以水稻、玉米、红苕等传统农业为主,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了理清思路,尽快让毛村贫困户走出“困局”,他加班加点分析村情,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听取民意、收集建议,最终和班子成员商量出“党建引领、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
康养度假式乡村旅游项目——生态王庄一角。
毛村生态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80%以上,自然风景优美,水质条件相对较好,具有发展种植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只有产业做大做强,就业有了门路,老百姓有了事做,持续稳定增收才有保障。”郭素彬介绍说。通过大力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参与,引进康养度假式乡村旅游项目和生态种养殖项目3个,全力打造集生态康养、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就近就业。
在“五个一”帮扶力量下,毛村成功探索出“一地生三金+连锁发展乡村旅游”的“3+1”脱贫增收模式,以发展油茶等绿色农业产业为纽带,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发挥生态优势争创生态旅游示范区,带动乡村旅游,打造产业互补、特色鲜明、规模集中、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示范新村。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四川电视台综合频道均以此成功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帮扶贫困学生。
吹糠见米的招数极大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2016年,县政协又出资5万元给我们发展油茶产业,带动114户贫困户,种植油茶532亩,预计2021年可陆续投产,丰产期每亩收益在7000元以上。同时,在投入期内发展林下乌鸡,每年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民孔祥容说。现在,毛村成立了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董事长,建立了“村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贫困户“乌鸡代养”模式。
毛村产业帮扶初战告捷,接下来县政协不断持续给力、乘胜追击,进一步巩固毛村脱贫攻坚成果,一连串行之有效的帮扶动作再次出手:争取财政资金2630余万元,落实扶贫资金近40万元,新建旅游产业路3.2公里、硬化水泥路15.9公里、整治水渠1.8千米,电网改造、水窖、通讯机站、便民桥、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出资5.6万元购买鸡苗、鱼苗,出资7.2万元发展油茶、红豆杉等产业,出资3万元帮扶儿童圆梦,出资5万元进行村阵地建设,出资12.3万元用于春节、七一等节日慰问。目前,全村油茶、红豆杉基地3000余亩,生态乌鸡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3万余羽。
毛村易地安置点。
在兴文县政协的倾力帮扶下,如今的毛村不再是“不毛之地”,家家都有产业联接,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从观望等待到主动参与的大变化,乡村旅游、特色养殖、就近务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从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20元提至2019年人均18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1.2万元提至2019年86.4万元,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刘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