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带村、群众脱贫——仪陇县创新旅游扶贫新模式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7-27 08:15:59 编辑:杨仁昌 点击:

朱德故里景区

盛夏的朱德故里景区,天朗气清,草木葳蕤。游客纷至沓来,带火了景区的餐饮、民宿以及农副产品和小商品销售。“3天收入600多元。”玉兰村脱贫户许期祥在景区规划零售点卖水果和小吃,他利用自家的土地种植了枇杷和柑橘等水果,仅此一项年收入3万余元。

朱德故里景区核心区5.6平方公里,内辖5个村(社区)。2019年,景区接待游客总数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3.2倍、36.7倍;核心景区村民人均纯收入17126元,是2006年的9.3倍,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3889元,率先脱贫。

近年来,通过发展旅游业,景区所有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并带动全县4.3万户15.1万人脱贫。朱德故里景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成为仪陇县旅游扶贫的生动实践。

夯基础 为脱贫致富铺路

玉兰村是景区所辖5个村中唯一的一个贫困村,地处山区,沟壑纵横,落后的交通一直困扰着该村的经济发展。“当时全村只有一条1公里的水泥路通到村委会,到组的都是土路。”村民刘光寿提起路,直摇头。路,成了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门前万重山,抬脚行路难。说到这些,72岁的贫困户林文军苦不堪言:以前的土路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年底卖猪,买猪的人都不愿意来,天晴还能把猪赶到村口,然后装上货车。下雨天更麻烦,2014年卖3200元的猪,却花了300元请人把猪从山上硬是抬到山脚公路边,“费钱费力,劳心伤神!”

地偏,路陡,家穷。脱贫的希望仿佛房前游丝般的土路,最后消失在山里。

要致富,先修路。该村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帮扶资金,新修硬化道路,村公路通到组,便民路通到户。

“路通了,2018年儿媳妇又娶上了,现在就等着抱孙了!”林文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今年村里喜事连连,有3对新人喜结连理,真是大喜事。

“下雨天再不用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浆外出了。”因病致贫的许期勇最有感触,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上街看病要走1个半小时。“上午去,下午回,看病得一天。”水泥路修好后,走几分钟就能坐上景区的公交车,“现在到乡场要不了20分钟时间,方便得很!”

2018年,在帮扶单位和景区的帮助下,玉兰村60户通上了自来水。

在脱贫攻坚中,仪陇县坚持基础设施与扶贫项目相结合,按照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优先实施路、水、气、视讯、住居等扶贫项目,着力改善了核心区内1605户5385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景区累计投资4.6亿元,新建、硬化道路46公里,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处,沼气池1000多口,铺设水电气视讯管网60多公里,整治农房800多座,夯实了脱贫奔康基础。

育产业 “输血”更要“造血”

夯实了基础设施,如何才能发挥好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景区群众增收致富?景区给出的答案是培育特色产业,建立持续“造血”的盈利模式。

7月23日,来到玉兰村农村社区脱贫户许雄平家,一栋赤墙青瓦的川北客家民居建于半山腰,十分敞亮。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庭院前的一方水田,网箱密布,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今年45岁的许雄平,正划着小船穿梭于网箱间,查看鳝鱼的生长情况,笑容爬满了嘴角,“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这一箱箱黄鳝,必须像孩子照顾一样照顾它们。”

10多年前,许雄平在外务工受伤,他只能回到老家务农,一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日子过得清贫。2015年,景区统一规划发展柑橘产业,许雄平分到2亩柑橘园,他负责劳动、管理、销售。景区交通方便,人气旺盛,每到柑橘成熟季,许雄平骑着三轮车到景区兜售,每年至少增收3万元。“最多一天可以卖500多元,比打工强多了。”自那时起,许雄平一心想要抓住景区带来的机遇,谋划更多的产业。

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也倾斜而来。许雄平领到3000元产业扶持金,激发了他更大的热情,2018年,许雄平改造自家的鱼塘,发展网箱养殖鳝鱼。“一箱鳝鱼苗200余元,成苗后,一箱可以获利800元左右,目前,养殖了100箱,年收入可达8万元。”许雄平说,周边地区很少有人养殖鳝鱼,因此他养殖的鳝鱼单价高,市场需求大,不愁销,县上农技员也经常上门指导、送技术,帮扶责任人帮忙联系销路,这份产业稳定,前景可观,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

许雄平依靠产业脱贫致富,只是景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缩影。结合景区绿化补植,景区按照“景区规划栽植,农户管理获利”的原则,出资金购买果树苗、农药、肥料,并统一规划种植,农户负责参与劳动、管理、销售,收益全归农户。在旅游通道沿线栽植枇杷等水果,招引业主,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2个。目前,共发展水果产业4000多亩,人均增收达300余元。

促就业 贫困群众家门口上班

傍晚时分,朱德故里景区的观光车正式收班,陆续停靠在西门停车场充电桩旁。此时,许法明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走进驾驶室,仔细查看每辆车当天行驶的里程数、余电量,并做好统计。晚上8点左右,许法明给每辆车插上充电枪,然后在附近监守,每隔一会儿,巡逻一遍,以确保车辆安全充电。“每辆车充满电需要3至4小时,然后看管车辆,直到第二天8点钟结束一天的工作。”许法明说,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月工资2200元,完全够补贴家用。

许法明今年49岁,是玉兰村脱贫户,一直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他,加之上了年纪,不能干较重的体力活儿,只能待业在家。那段日子,正遇女儿上大学,母亲又遭遇重病,卧床不起。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一个人在外务工,肩上的担子特别沉重,许法明心急如焚,“能够在附近找一份工作,既可以照顾母亲,又可以分担一点家庭负担,是我的最大心愿。”

不能让贫困户因病返贫。帮扶责任人了解到情况后,与景区协调,为许法明落实了公益性岗位。2018年6月,许法明正式成为景区的一名临聘工作人员。他白天在家照顾母亲,傍晚,骑几分钟摩托车,到达景区上班。“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景区的帮扶政策给了我信心和希望,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在家门口能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很知足。”许法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景区的开发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捷径。在安置就业方面,景区优先考虑贫困群众在景区务工就业,通过农家乐厨师、观光车驾驶员、保安、服务员、保洁员、解说员等就业岗位,解决贫困群众200余人、贫困大学生10余人直接就业,间接解决1.6万余人、贫困群众4000余人就业。同时,对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培训补贴300-800元,并开展旅游从业技能培训1800余人次。(李斌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