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伴妈妈呵护留守儿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7月7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西充县观音庵社区“童伴之家”,只见宽敞明亮的室内各类书籍、玩具应有尽有,墙上的“作品展”贴着孩子们稚嫩的的书写、绘画作品,“成长栏”装点着各个孩子的照片,记录着他们的成长点滴,室外则摆放着滑梯、秋千、跷跷板……10余名儿童在“童伴妈妈”袁莉梅的带领下读古诗、做手工、绘画等,一片其乐融融情景。
“童伴妈妈的定位不是替代父母,而是通过她们督促父母落实监护责任。”据共青团西充县委副书记李微介绍,“童伴之家”由该团县委组织建立,每个“童伴之家”设有一名“童伴妈妈”,旨在通过童伴妈妈的陪伴,弥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等问题。童伴妈妈的基本职责包括排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定期走访、陪伴,辅导功课;督促父母履行监护职责;为留守儿童争取各项保障等。
“曾经我也是一个留守儿童,现在我已经是5岁孩子的妈妈了,我能深深体会到这些留守孩子们的感受。”袁莉梅说,在看到“童伴妈妈”的招募后,她马上报了名,经过初选、社区居民公开票选和公示后,在6月15日这一天,她正式成为了该社区26个留守孩子的“袁妈妈”。
“袁妈妈,快看!我的毛毛虫做好了。”6岁的刘梦琪拿着刚用黏土做好的“毛毛虫”跑来。对刘梦琪来说,“童伴之家”和“童伴妈妈”对她和弟弟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欣喜和变化。刘梦琪和弟弟刘梓琪的父母常年在广州工作,每年几乎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奶奶袁文珍独自一人照顾着两姐弟。“两个娃娃都很喜欢袁妈妈,天天都想过来耍。有时我忙不过来,也会把他们送到童伴之家来,在这里我很放心。”袁文珍说,社区里不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都和自己一样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童伴妈妈”在作业辅导方面也起到了很好作用。
“作为孩子们的‘袁妈妈’,我不仅要陪伴他们,给他们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做孩子和父母之间连接亲情的纽带。”袁莉梅还通过微信建立了该社区留守儿童家长群,不时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玩耍等视频,让家长们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同时也让孩子感觉父母一直在关注着自己,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据了解,西充县“童伴之家”项目将在全县逐步展开,截至目前,该县凤鸣镇双龙桥村、大全镇黄龙场村等15个村(社区)已成功设立“童伴之家”,15名“童伴妈妈”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搭建起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桥梁。(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