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实施后,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村级干部队伍功能结构得到了全面优化。与此同时,如何做好村干部基本待遇保障和关心激励措施?如何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和综合管理?这是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必须做好的一张“答卷”。
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干部队伍发展的“引擎力”。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着城乡基层治理改革、乡村振兴发展等重大任务,对广大村干部来说也是新的任务挑战,考验着村干部在应急处突、克难化险、引领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同时直接影响着人民幸福指数的高低,关系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效。要通过全覆盖业务素质培训、跨区域交流协作等方式,切实增强村干部“扛得起”“过得硬”“下得难”的综合能力素质,引导村干部在村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不断促进广大干部能力水平更加适应基层治理的新时代新要求。
完善激励机制,充实干部队伍发展的“加油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广大村干部生活在基层、奋斗在基层、服务在基层,长期在“坚、难、险、苦”的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多条战线上,起早贪黑、走村入户、默默付出,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完全投入到群众工作中。从近几年脱贫攻坚实际看,村干部的工作状态也由兼职转变为常职。建立与村干部工作实际相适应的工资福利体系已迫在眉睫。只有帮助村干部免除“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合理正向激励机制,大幅提高村干部待遇,营造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条件,才能更好调动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健全监督体系,把稳干部队伍发展的“方向盘”。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各村实现了调整重组,面积更广、人口更多,村干部的“公权力”也随之更大。要着眼管好干部管住队伍,及时建立健全村干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措施,建立常态化村级班子运行情况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村干部联动考核办法,进一步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努力建设一支能力强、作风硬、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
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必须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管和厚爱结合,在全面加强村干部管理的同时,切实做好干部关爱激励措施,充分激发村干部服务基层、治理基层的强大“动能”,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做足功课、夯实基础。(南充市嘉陵区委组织部 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