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人类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重要记录者。近年来,南充市除了国有博物馆外,特色民办博物馆层出不穷,成为展示南充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5月18日是 “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走进部分特色博物馆,带你游览并感受南充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乡村魅力。
展示乡村文化 感受民风民俗
日前,沿着212国道进入顺庆区2.5万亩晚熟柑橘基地,顺着基地产业大道往里走,道路两旁成片的果林透着朴实的民风民俗,途经一座座老旧石头房,来到潆溪街道板凳垭村的“果海酒村”,村口摆放着的各式酒坛,正迎接着每位前来赏玩的游客。
走进“果海酒村”,处处可见酒坛子装饰品。村内还有一间“醉东风”酒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各类酒品,墙上悬挂着古朴雅致的酒文化书画,屋中一口敦实厚重的敞口大缸。在这座传统酿酒作坊中,收藏有许多有着几十年酒龄的果酒佳酿,还有不少游客正在品尝果酒,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内也人头攒动。巨大的圆形天井气势恢宏,天井下的环形展馆内,陈列有各类农耕道具和人物模型,生动再现了川东北地区农村生产生活场景。这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出物件共5000多件。馆内分农耕工具馆、丝绸文化馆、书房、婚房、铁匠石匠铺、农家厨房等十二个展区,游客可以在馆内感受农村生产生活氛围,还能参与体验各类农村生产生活活动。在农耕文化博物馆四周,还配套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农博园、乡村民宿、观星台、骑游道、乡村大舞台等,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据了解,五龙村以前是一个偏远小山村,自2017年启动实施脱贫攻坚,该村围绕“乡愁”做文章,建起农耕文化博物馆,展示5000余件农民从事农耕活动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农耕生产生活,还能感受阆中乡村民风民俗。仅仅一年时间,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就建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阆中和周边城市游客纷至沓来,看山看水观民俗风情,赏花赏景体验农耕文化、吃蒸笼宴、住民宿。300多名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年收入翻了一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在乡村旅游带动下,3年间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
特色博物馆 为旅游注入活力
从康熙年间到如今,集“土”“广”“渭”等皮影之长处,吸众家“雕”“剪”“绘”“刻”等技艺之精要,融川北风情民俗之意趣而自成一派的王皮影,已经沿袭八代,薪火相传350余年。
日前,走进位于阆中市的王皮影博物馆。占地面积约4亩的王皮影博物馆不仅是川北皮影创作、传承、发展的中心,还有展览、演绎、销售等多方面功能。每一位来此的游客都能够体验到更立体的民俗风采与传承技艺,皮影的历史、制作、工艺,也将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每当有皮影演出的时候,博物馆内便是急管繁弦、曲声绕梁,独特的唱腔,极富地方特色的念白,再加上白幕上生动的艺术呈现,吸引着无数市民与游客入座观赏。
“皮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有趣,十分吸引人。”正在观看皮影表演的广安市民张明说,趁着周末,他带着一家人来王皮影博物馆参观,这是孩子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皮影表演,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也让孩子增长了很多见识。
南充的文化不止于此,特色博物馆也远不止于此,在位于嘉陵区的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南充历史悠久的丝纺服装产业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钓鱼文化博物馆,游客们可以看到常见鱼类标本、钓鱼诗词赏析、古今钓鱼文物、实物藏品等,了解南充悠久的钓鱼文化……各色博物馆不仅成为展示南充民俗文化的特色窗口,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一环。
“博物馆可以给当地带来灵魂,文化可以给旅游注入活力,近些年,各种特色博物馆,尤其是乡村博物馆的增加,给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活力。”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好博物馆关键是要让当地那些见证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变化的村留下来的老物件、民俗文化能够真正活在当下,用它们背后所隐藏的底蕴为我们讲述乡村的变化、文化的繁荣,让博物馆成为当地亮丽的文化名片。(南充日报 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