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黄鹿镇:小小花椒树 结出致富果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8-05 13:33:05编辑:唐磊
走进中江县黄鹿镇五丰村2组,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蜿蜒而上,葱茏的绿色让陆家湾大梁子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挂在大梁子山头的“五丰扶贫产业园”和“中江五丰永利家庭农场”牌匾让人充满希望。环顾四周,一千余亩青花椒长势喜人,预示着收获时节的到来。
昔日荒山 如今成了致富山 
一大早,黄鹿镇五丰村陆家湾大梁子的中江五丰永利家庭农场内的花椒烘烤房里,烘干机响了起来,一粒粒饱满的青花椒纷纷吐出油亮的花椒籽,散发出阵阵香气。黄鹿镇长安村的退伍军人张青康端起一筐筐新鲜采摘的青花椒,倒进了烘烤桶中,又将烘烤好的青花椒倒进筛子筛去花椒籽。 
张青康说,从6月底开始,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永利家庭农场,组织村民采摘成熟的花椒,然后再烘烤,“今年花椒总体收成还行,大家也跟着挣钱了!” 
张青康的父亲前几年遭遇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人看护。就这样,张青康退伍后便留在家中照顾生活不便的父亲。两年前,永利家庭农场成立,离张青康的家不过几里路,他便找到农场主赵勇,表示希望找个事情做。于是,赵勇安排张青康在农场内做管理工作,“平时组织前来务工的村民们到地里做农活,收获季节我需要负责一些机械操作,比如烘烤、筛籽、抽真空装袋等等。去年收入超过2万元,足够我照顾好父亲和一家人的生活了。”
 跟随张青康走出花椒烘烤房,整片的青花椒树郁郁葱葱,绵延在四周的山丘之间,一粒粒青色花椒早已缀满枝头,一阵微风拂过,椒香便扑面而来。 
只见十多位村民正戴着遮阳帽,背着背篓,一边在地里聊天嬉笑,一边灵活地挥动着手中的剪刀采摘成熟的青花椒。椒叶青青,烈日当头,随着“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一簇簇带着青花椒的枝丫应声落地,村民们背上的背篓很快堆满,再把装满的背篓拿到张青康的拖拉机上,运回烘烤房内。 
五丰村7组的63岁贫困户陆天寿劲头十足,他熟练地剥开一簇簇花椒枝,随着双手起落,花椒也跟着掉进框里,“我从6月底就来基地采摘花椒,每天工作大约8小时,工钱80元一天,这工作干得有劲!” 
“原来我们村没有任何产业,大家都靠做点传统的农活维持生活。”陆天寿指着眼前整片山坡的青花椒林说,就在两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满山的杂草,连一条能通行的路也没有。 
这一切都随着2018年永利家庭农场和五丰扶贫产业园的成立而改变了,“产业园成立之后,我便和附近的村民一道开始在这里做零工。除草、平地、施肥、修枝、采摘,一年四季都有活路做,做一天就是80元。”陆天寿算了一笔账,2019年做工的工钱超过6000元,再加上自己流转的几亩土地租金,产业园为他一家增收近万元。“现在不光收入增加,去年还搭上政府的好政策,换了新房子,用上了自来水、新彩电,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不忘初心 返乡创业能手展拳脚 
五丰村的这一系列转变要归功于一位返乡创业的能手——五丰村2组村民赵勇。 
自赵勇初中毕业后,他便辗转于青海等地务工。赵勇学过厨师、修过公路、开过火锅店……尽管如此,返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的初心不曾忘却。 
“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从五丰走出来的。哪怕在外小有成就,我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怀揣着这样的信念,2017年8月,赵勇回到家乡。在取得了五丰村村委会和青市乡党委政府(现已撤销并划入黄鹿镇)的支持后,他先后创办起了中江五丰永利家庭农场和五丰扶贫产业园。家庭农场就设在自己的家中,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产业园建在五丰村2组陆家湾的大梁子上,2017年流转土地660亩,2018年继续流转了400余亩,目前,规模达1060余亩,种植了青花椒900亩、春见106亩。
“以前这里是大片的荒山,连条通行的石子路都没有,更别说通机动车了。”在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后,赵勇自筹了部分资金,将上山的产业路建好了,这为产业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想起创建家庭农场之初,赵勇直言自己克服了种种困难。“产业园和农场需要大片土地,于是,我和村支部书记挨家挨户给乡亲们做工作。有时候在乡亲家一待就是一天,就是为了能说服他们将自家的荒地流转出来。”据赵勇回忆,他花了一周的时间,走遍了五丰村100余户村民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政策推动 家庭农场成农业发展新生力量 
对于永利家庭农场,赵勇坚持以绿色青花椒种植为核心项目,以春见等水果种植为辅助项目。自2018年3月开始陆续种下了10万余株青花椒。2019年,青花椒首次绽放出了蓬勃的绿色生机。那成片的翠绿,装点起了往日荒芜的山头,带给了赵勇和乡亲们无限的期望。预计今年,赵勇的产业园青花椒总产量将达到10万斤,总产值约60万元。 
这份期望,正是来自赵勇的下一个目标——将青山变金山。为此,他不断强化青花椒种植技术管理,对青花椒生长期的各个环节都力求高标准完成。“我坚持每年都到重庆江津等地学习青花椒的最新种植、管理技术,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改进自身存在的薄弱和不足,这个农场才能一直发展下去。” 
近年来,得益于中江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搞好农旅融合,推动一三产业互动的政策,赵勇“将青山变成金山”的理想更加坚定了。“接下来,产业园和农场将朝着现在倡导的乡村旅游、农旅融合方面做进一步尝试,将我们的青花椒和水果产业、第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更广的致富路。”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江县家庭农场发展呈现速度快、势头猛、潜力大的态势,家庭农场已经成为中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最快的新生力量。截至2020年5月底,中江县家庭农场经农业部门认定261家,包括粮油类47家、经济作物63家、种养结合45家、蚕桑28家、水产26家、畜牧52家。家庭农场的产业呈现多元化,且结构随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调整优化,带动超6000户、近2万名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徐皓 梁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