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 > 评论 > 正文


“防疫证明”是给防疫工作添堵添乱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0-02-27 11:59:05    编辑:田佳平


  根据中央部署,全国不少地方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正逐步开展复工复产。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接到一些群众和企业反映,返程上班和恢复生产,在办理相关证明过程中遭遇不少形式主义的烦恼。(2月25日新华网)

  现在,有的地方已开始复工复产,但有的地方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要求进城人员必须有“防疫证明”等,但有的人要打证明也遇到证明难产等问题。如:春节探亲的王先生,因疫情被困在重庆奉节县近一个月。最近单位要求复工,为办回家的出行证,他跑了6趟村镇多个部门,打了30多个电话,结果是镇上叫他去村里,村里又让他去镇上,推来推去,始终未办成证明。再如,市民张女士反映,她所在的社区要求居民办理出入证,前提是物业或单位出具“未离开城市证明”。她找物业,物业表示没办法证明,找单位,单位说未复工无法出具证明。搞来搞去竟成了“死循环”。实际上,这种证明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给防疫添了乱。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掉以轻心,但一些地方、单位、社区“证明越多越安全”的想法和做法,暴露了一些部门、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一些地方之所以喜欢搞这种中看不中用的“证明”,目的是以此来推卸责任。这种证明不管用不用得上、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只要有了“证明”,一旦有事时就以“他有了证明,不关我的事”来推卸责任。这种做法更暴露了基层治理能力的不足。僵化、机械靠文件防控的办法,不仅低效而且存在隐患。

  实际上,很多地方都简化了各种复工复产手续,日前,江西省要求取消因疫情防控对各类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复工复产改为报备制;辽宁沈阳对重大项目等审批事项,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江苏镇江开通“不见面”审批代办服务。四川省与广东省、浙江省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双向认可健康证明材料,充分、精准掌握人员健康管理信息。

  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坚决制止“防疫证明”这样的形式主义的证明。要真正管住可能的“传染源”,管控可能的病毒携带者,这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善的体系和措施。各地应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的作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下操作,避免出现人员过多造成拥堵聚集现象,增加感染风险,给防疫添乱。同时,各地应整合部门数据,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乡互认、跨区域互通,织密联防联控网。(胡建兵)

‖ 专题活动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