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优良天数占八成 成都怎么做到的?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0天 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19-05-24 09:47:49 编辑:何仕杨 点击: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第二次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仍呈改善趋势。截至5月20日,今年全市优良天数112天,同比增加20天,未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排名靠前。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初步成效
 
  空气质量改善表现在哪里?
 
  优良天数增加 PM10、PM2.5浓度下降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全市优良天数69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天数比例76.7%、同比上升19.7个百分点,污染天数21天、均为轻度污染,重污染天数减少3天,首次结束了自2013年以来每年第一季度有重污染天的历史。同时,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2.4%、14.3%。
 
  截至5月20日,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达80.0%、同比上升16.8%,污染天数28天,重污染天数减少3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5.6%、15.0%。但受高温影响,我市4月臭氧浓度同比上升,臭氧污染形势较严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4月,成都市在168个城市中排第79名,截至5月20日,排名提升至69名,改善率排21名。一季度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在168个城市中排第14位,位于靠前水平。然而,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却在倒数第3位。这充分说明环境空气质量保持改善趋势,但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也同时表明,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城市在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且上升力度大的情况下,成都空气改善幅度处于靠前水平,实属不易。“空气质量改善排名不进则退。成都还要继续努力,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
 
  那么,为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成都却排在全省倒数第三?这样一组数据足见成都肩负的巨大压力:成都以全省约3%的土地面积,支撑了全省20%的常住人口,36%的GDP、30%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巨大。这就是为何付出同样的努力,成都只能走一小步,其他城市却能往前迈一大步的原因。
 
  此外,在一季度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的区(市)县分别为金堂县、都江堰市和大邑县;排名后三位的区(市)县分别为武侯区、新津县和温江区。
 
  成效解读
 
  成都综合指数如何改善的?
 
  聚集各方合力 超额完成冬季战役 联防联控秸秆燃烧
 
  受地形、气象等条件限制,我市大气扩散条件先天不利,但从数据上,以及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中,市民们能切身感受到我市空气质量的向好变化。这背后,是全市各级部门和社会大众“一微克一微克抠出蓝天”的努力。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为实现精准治理、差异管控,我市进一步细化了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气六大行动措施。尤其在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中,我市突出加强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治理,通过加强散煤销售和使用管控,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生产企业超低排放,实行绿色调度,严格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管控,严格督查问责等,有效应对了重污染天气。“超额完成冬季战役同比下降5%左右的目标,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7天。”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成都与周边几个城市成立了成都经济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联防联控燃烧秸秆。
 
  大力推广科技治气 K2公交试点车载式 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
 
  成都自然博物馆用上了“多尺度喷雾(淋)除霾技术”,安装设备4台;天府广场、龙泉驿区驿都大道、温江区温江公园等地方用上了“超细清水雾系统”……以科技为支撑,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科技治气。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把科技治气推向纵深,我市还将开展车载式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服务试点项目建设,优选新能源公交车,并确定二环高架K2公交线为第一批安装试点车辆和线路。
 
  除了交通等方面,科技治气的触角也伸进了建筑领域。据市住建局介绍,截至5月,全市3051个在建工地,除临时性、小型工地外,1966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智慧工地建设的相应设备。目前,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全覆盖”安装,实现工地PM10数据实时采集、超标预警、及时处置、自动扣分。据市城管委介绍,成都市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也已经录入4084个工地、138个运输企业、11397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基础数据,实现建筑垃圾排放和运输全过程在线监管。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上,重点演示了秸秆粉碎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实用技术,展示了秸秆枝条、树叶粉碎机具,推广和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加大严防巡查力度 环境督查整改完成99% 已实现减煤8.21万吨
 
  为巩固环境治理成效,我市在一面“抠”蓝天的同时,也在一面“保”蓝天。为此,我市持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3月,市生态环境局组建2个现场督查组对各区(市)县冬季战役督查期间未整改完成的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对已完成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截至目前,督查交办的1053个问题,1046个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整改完成率为99.34%;7个未整改完成的问题将开展专项督查,“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充分利用‘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督查信息平台,加强行政区域交界地、城乡结合部、废旧厂房、封闭式院落等风险趋势的重点管控。”市经信局介绍,积极探索构建用电动态管控机制,通过用电数据异常,防止“散乱污”工业企业死灰复燃和新增。同时,推进重点企业压减燃煤计划,截至目前,已实现关停砖瓦轮窑企业15户,实现减煤8.21万吨,完成全年压减计划的27.37%。
 
  环卫作业精细化、巡回保洁和快速捡拾机制……市城管委强化城市道路环卫保洁和冲洗除尘,错峰对道路交叉口、机非隔离栏区域以及临街施工工地周边等重点区域加密冲洗除尘,今年共出动洒水车61万余台次,冲洗城市道路17万余条次。扎实开展工地扬尘每周一查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土方开挖工地扬尘管控等专项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5314台,罚款286万余元。对餐饮油烟污染、露天垃圾焚烧等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趋势预判
 
  夏季气象扩散条件较好 臭氧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会上,对5、6月的空气质量也进行了预判。据市气象局介绍,根据5-6月空气质量形势预测,预计5月下旬有1次臭氧污染过程,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6月上旬,预计有1-2天臭氧污染风险,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6月中旬,预计有一次较长过程的臭氧污染过程,有中度及以上污染风险。夏季冷空气对成都地区的影响偏弱,大气垂直扩散条件较好,气象扩散条件2-3级(较好到一般)。
 
  “接下来,将强化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强化精准溯源,试点开展臭氧源解析,进一步挖掘臭氧和PM2.5的减排空间。”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一到夏天,臭氧就变成了空气污染的第一“元凶”,因此,要加强对臭氧的防治:推进重点VOCs排放企业绩效管理,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重点强化对臭氧和PM2.5生产贡献较大的烯烃(主要来自于医药制造、包装印刷、化工生产等行业及清洗剂等生活溶剂使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芳香烃(主要来自于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制鞋、化学品制造、汽车维修等行业)等高活性组分的管控。(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