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撬起汶川产业扶贫新支点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04-29 17:03:55 编辑:张林 点击:

  “叮铃铃……叮铃铃……”4月26日早上8点45分,闹钟的铃声从汶川县绵虒镇大禹村村民陈蓉的手机响起。她放下了手中的家务活,不慌不忙地出了门。记者发现,陈蓉并没有往地里走去,手中也没有拿一件农具,而是径直地走向该村的“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开始了一天的“上班时间”。

  “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子要照顾,像我们一样的留守妇女都不愿到外面打工。”大禹村村民陈蓉以前一直在家务农,而如今每天都在这间名为“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的地方按时上下班。

  “在家务农”到“朝九晚五”的转变,一间小小的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背后却是能够让人真切触摸到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劲脉搏,能够让人感受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带来的深刻变化。近年来,汶川县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坚持将来料加工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主动作为、积极对接、高效推进、敢于担当,推动来料加工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帮助贫困群众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寻根汶川县来料加工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来料加工,已经成为汶川县撬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带动脱贫攻坚的新支点。

  一根“红线”——牵起金华汶川产业承接协作发展“姻缘”

  如何让产业扶贫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尤为重要。

  “汶川县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就业难度大。”汶川县人事局局长杨莉告诉记者,普遍留守在家的妇女大多数为30到60岁,就雁门乡过街楼村一个村就有330人,由于年龄偏大,要照顾家庭,很大一部分劳动力不愿意外出务工。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大量妇女劳动力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务工;更有故土难离、亲人难舍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外出务工……尽管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就业的难题却成为了汶川县就业扶贫工作的桎梏。

  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的浙江金华市却面临新的困境。拥有“中国小商品之都”的义乌市等地,“用工难”“用工荒”已经成为小商品加工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极难解决的问题。

  一个“走不出去”,一个“招不进来”。解决就业和劳动力需求悖论,迫切需要一条“撮合”两地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红线”——这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

  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不断推进,2018年,汶川县委政府瞄准东部地区企业“用工难”“用工荒”,劳动密集型企业急需进行产业转移的契机,做出了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全面振兴示范区的决定。同时,为帮助汶川群众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兰溪市与汶川县两地党委、政府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纽带,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资金支持、人才交流培训的同时,借助义乌市在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方面的成熟经验,创新提出在汶川建立来料加工扶贫车间,承接义乌市来料加工产品。

  来料加工产业,这对于深处内地高原地区的汶川县来说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市场前景如何?如何争取到稳定、量大、价高的订单?一系列亟待解决问题摆在两地党委、政府面前。

  事实上,来料加工产业在沿海地区早已不是新鲜事,并且已经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来料加工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就业自由度大、就业拉动力大”的产业特点,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没有污染的工厂”,早在2015年,义乌市场发放的来料加工费就超过100亿元。

  “要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对口帮扶仅送一些钱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要实现‘输血’变‘造血’”。在浙江省金华市对口帮扶汶川县工作组组长陈小建看来,浙江义乌是全球知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有源源不断的来料加工订单,要在汶川发展来料加工产业,每年订单不愁。

  前景广阔,必定全力以赴。为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产业,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产业协作,汶川县委县政府开始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路径,以产业基地、扶贫车间、扶贫园区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扶贫模式,承接义乌产业转移。

  通过多次专题研究、到义乌实地考察市场、与企业沟通交流、争取项目资金、起草优惠扶持政策……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强力推进,该县确定了来料加工主要项目并与中国来料加工产业联盟协会、义乌来料加工联合会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10年时间,承接20亿元来料加工业务。

  去年9月,来自2000公里外,满载着义乌来料加工合作项目首批小商品订单到达绵虒镇大禹村的来料加工车间,标志着汶川来料加工产业全面启动。从无到有,短短一年时间,在两地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汶川发展来料加工产业便从“纸上谈兵”走向现实。

  “刚派送完8万件内衣加工任务,总部的10万件内衣订单又已经发货了。”汶川县人社局职工辜勇正在电脑上统计各乡镇加工点一组组数据,详细记录着各加工点收发、配送来料加工订单任务。

  “以前来料加工只做头道粘胶工序,现在要完成五道工序,加工单价从0.39元一条,提高到了1.1元一条。”据辜勇介绍,随着当地群众加工技术的娴熟,来料加工正在从简单化一步步向专业化迈进。

  “我们将集中加工无痕短裤项目,下一步还要加大机器设备投入。”杨莉说,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已经完成9万余件内衣加工任务,目前,全县还有约30万件内衣正在加工中。 今年全县将实现超1000万元的加工费用,加工工人人均增收能超过1500元/月。


  一座车间——跑出家门口就业的脱贫奔康加速度

  4月27日,汶川县七盘沟来料加工扶贫车间总部一派繁忙。“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检验村民加工的产品,忙的一天要检验3000余条。”七盘沟社区居民和几名工友正在汶川县来料加工总部基地的工作线上熟稔地检验产品、配发收集来料加工订单。

  对于眼前已经“轻车熟路”的夏凤琴来说,去年之前“来料加工”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甚至对于汶川广大干部群众来说也是如此。基于此,汶川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在短时间内让大众知晓、支持、参与来料加工,是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发展壮大的关键。

  为此,汶川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县人社局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书记主持召开全县来料加工产业专题宣传讲座、培训会,让县、镇、乡、村各级干部职工知晓和参与来料加工。县人社局印制《来料加工宣传手册》,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利用2019年春节期间“走基层”“两联一进”“户户入、入户户”等工作,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在全县营造出支持加工产业、投入加工热潮、尊重从业者的浓厚氛围。

  “来料加工技术要求不是很高,我们这里很多留守妇女和老婆婆些心灵手巧,也有闲余时间来做来料加工。”经过先后多次到浙江考察来料加工产业,参加两地举办的来料加工专业技术培训后,汶川县来料加工总负责人杨梅在全县最先建立起来料加工车间。

  来料加工扶贫车间需要一批热爱加工事业的从业者。为建立起敢想敢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经纪人、车间主任、加工工人队伍,2018年12月,汶川县委县政府下发《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对接培训活动及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补方案》;2019年1月,出台《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扶持方案》。两个《方案》的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汶川县发展来料加工、建设扶贫车间的决心,激发起全民创业干事的信心。从贫困劳动力到残疾低保户,从专合社成员到异地搬迁社区居民,从中职学生到聋哑特教生,参与面越来越广,人员和车间数量成倍增长。

  “去年,第一批货我们一个月时间就发回去了,对方对我们加工的产品很满意。”为做好第一批来料加工,杨梅将自己家里以前发展农家乐的空余房屋全部整理出来,作为加工车间。同时,她还发动周边村民和羌绣合作社100余名村民前来熟悉技术,共同完成了订单任务。

  “我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脱了贫,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1000多块收入。”对于绵虒镇大禹村村民熊素花来说,今年最开心的无疑就是在家门口成为“早九晚五”的上班族。丈夫去世、身体有残疾的熊素花曾经是该村的贫困户,收入不高、儿女不在身边,可如今却能靠自己的双手上班挣钱补贴家用,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而在大禹村加工点共有20人长期从事来料加工工作,不少村民还利用农闲时间将来料产品拿回家里加工。

  从贫困劳动力到残疾低保户,从专合社成员到异地搬迁社区居民,从中职学生到聋哑特教生,参与面越来越广,人员和车间数量成倍增长。截止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共建设上规模、标准化的集中生产车间10个,分车间21个,面积3000多平米,参与来料加工的工人突破600人,其中贫困户35户。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来料加工产业在汶川落地生根。”陈小建说,发展来料加工像一支“造血”强心剂,既拓宽了两地扶贫协作合作领域,也积极回应了汶川老百姓居家灵活就业的强烈期盼,为汶川群众脱贫奔康跑出了“加速度”。(伍排勇 杨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