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名片
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丰华村,距成都市中心65公里,是剑南大道南延线和成都第三绕城高速交汇处的一个丘区山村。该村有46年柑橘种植历史,目前柑橘种植面积达7860亩,柑橘产业人均年收入4.1万元。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百强最美乡村”“四川省‘四好村’”等。
今日打卡
□本报记者袁丽霞
10月6日早上,天色刚大亮,一支采果队的欢笑声已打破丰华村的宁静。
当天,2组村民王卫民家卖柑橘。他家3亩早熟杂柑爱媛38号已基本成熟,重庆商贩以每公斤8元价格收购。王卫民估算将摘果1万公斤,请来村里的采果队帮忙。52岁的金跃群带着采摘专业服务队的10多名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果园。
专业服务广 深入柑橘种植每个环节
丰华村村支书罗明均介绍,丰华村处处都是柑橘树。虽然柑橘树多,但村民觉得活并不“累”。
除管理自家近10亩柑橘外,金跃群是采摘专业服务队的负责人。“哪家要卖果,马上组织人去帮忙,每公斤柑橘采摘工钱0.4元,每天可以挣200多元。”金跃群表示,“大家一起干活,说说笑笑,一点都不累。”
记者了解到,在丰华村,“专业服务”体现在柑橘种植的每一个环节。村里成立双丰果品专业合作社和丰华村果业协会,栽树苗、品改嫁接、修枝、施肥、套袋、采摘……可以说,从柑橘“出生”到“出嫁”,专业服务队都可以帮忙,每支专业服务队有50-100人不等。
品改嫁接专业服务队队长孟宜伦曾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参加培训,嫁接技术一流,是当地有名的“田秀才”。他不仅帮本村村民嫁接柑橘树,还常常受邀到其他乡镇传技。
五保户王华富不懂种植技术,因为有专业服务队帮忙,他家一亩多春见也长势良好。王华富说,“他们对我很照顾,工钱收得低,我每年可以卖3万多元。”
罗明均说,有一部分村民在外地打工,留年迈父母在家,管理精力和种植技术难免跟不上。“专业服务队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还可以让全村柑橘品质都在一个水平,好销售。”
延伸产业链 让柑橘多卖几道钱
行走在丰华村,满眼皆绿,漫山遍野的柑橘树组成“绿毯”随着山丘高低起伏。罗明均说,柑橘开花和大量摘果时,有许多游客来观光。
目前,丰华村的柑橘有10多个品种,采摘期可覆盖一年四季不断档。村里也兴起好几家农家乐。4组村民袁文华的“桔园农家乐”除接待游客外,也成为当地村民办红白喜事最喜欢的地方。他说,“仅张罗村民红白喜事,每年就收入10多万元。”
村里在漫山遍野的柑橘园中建起18公里环形公路及占地40亩可蓄水8万立方米的大型堰塘。“环境越来越美,游客来得越来越多。”袁文华说,亲子采摘游已成为该村的旅游名片。
按计划,近两年村里将继续拓宽道路、修建休闲长廊等,完善各种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延伸柑橘产业链。看着这一“形势”,村民刘德安也打算将自家两层小楼改成农家乐。“一年四季赏花摘果,农家乐可以让柑橘卖几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