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简介
柳林简介
柳林镇地处巴中西南部,距巴城32公里,距恩阳区13公里。成巴高速、G244国道纵穿南北,是巴中北上陕西、南下成都、重庆的重要交通要道。
全镇辖22个村,2个居委会,152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11677户、44195人,场镇人口1.6万人,场镇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38亩。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56元。
柳林镇是巴中市8个重点镇之一,是全省2013年首批启动的21个重点镇之一,2014年7月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镇”,是巴中市唯一的新型城镇化试点镇,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七颗石村、凤鸣垭村两村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目前,正积极申报“四川省园林城镇”。
近年来,柳林镇以建设“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新型城镇为发展思路,以建设“实力恩阳”副中心、“魅力恩阳”后花园为目标,努力打造全国知名银杏风情小镇。
一、柳林镇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1951年置柳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建镇。柳林镇中心城镇于1983年由桐城寨村迁至凤鸣垭,2005年原来龙乡并入柳林镇,2013年柳林镇划入巴中市恩阳区。境内铜城寨系四川省传统村落;桅杆垭村佛爷湾石窟起源于唐代,是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来龙寨、香炉寨、七星寨、观音寨、岳王庙、关帝庙等寺庙是当地群众每年传统“登高节”必登之地。
(二)幅员辽阔。柳林镇是巴中市8个重点镇之一,同时也是全省2013年首批启动的21个重点镇之一。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24个村(居),总人口38350人,场镇人口1.6万人,场镇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38亩。
(三)交通便捷。柳林镇地处巴中西南部,距巴城32公里,东与恩阳古镇、万安乡接壤,南与下八庙、双胜乡相靠,西与花丛镇、渔溪镇毗邻,北与青木镇相依。巴南高速横贯南北,唐巴公路贯穿全境,是巴中通往重庆、成都的重要交通要道。
(四)配套完善。新建府前大道、银杏大道两条主干道,场镇框架进一步拉大,达到了2平方公里;新建农贸市场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达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银杏大道硬化工程、银杏广场年内全面启动建设,功能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新转移城镇人口近6000人,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城乡统筹效果初显;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场镇风貌塑造,打造出了柳林干线重镇新形象。
(五)产业发达。近年来,柳林镇重点发展银杏、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农村产业转型步伐,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一是以银杏产业为主的花木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达到15000亩规模。2013年内启动银杏加工厂二期工程,实现银杏深加工能力,逐步形成银杏产业产销“一条龙”格局;二是以玉金村“中心村”建设为核心,发展有机果蔬、有机养殖业,集中打造“有机农业示范镇”;三是以打造钟家坝“成巴线第一新型社区”为契机,将钟家坝村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招商引资新建乡村旅游酒店一座,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业;四是完成玉金村、七星寨、七颗石5000亩的有机农业观光园建设,促进休闲观光旅游业加快成型。
(六)环境优美。柳林镇以打造“特色鲜明、风格相融、产城共建、宜业宜居”的“花园柳林”为目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系2013年四川省100个“环境优美示范乡镇”之一,七颗石村、凤鸣垭村两村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同时,柳林镇正积极申报“四川省园林城镇”。
二、经济发展现状
在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中,柳林镇位于巴南高速公路与省道101线城镇空间发展辅轴上。该轴辐射市域西南部,是市域重要的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业为基础的城镇发展密集地带。同时,柳林镇是恩阳新区的副中心城镇,“魅力”恩阳的“后花园”。近年来,通过重点镇建设,柳林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底,全镇GDP达31877万元,较上年增长18.1%;人均纯收入5681元,较上年增长19.1%;社会固定总投资1.45亿元,较上年增长59.3%。
三、小城镇建设情况
(一)坚持科学布局,突出全域规划,加快融入城镇体系。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功能分区”要求,加快编制重点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重新编制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以及新居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融入“城区—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和产业聚集区)”三级城镇体系。3年时间内,规划城镇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巴山新居”聚居点7个,以银杏为主的特色产业园3万亩,城镇化率达到48%,努力将我镇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二)坚持镇村统筹,突出风貌特色,强力推进基础建设。坚持产镇共建、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原则,加快建设具有城市风貌和配套功能的新居组团,实现镇村共融互动、一体发展。一是突出“花园柳林”特色,采取“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建设模式,强力推进旧城风貌塑造、新区开发拓展、设施功能配套、人居环境改善等基础建设,全面形成以府前、银杏两条干道为骨架,以功能配套、绿化亮化为特色的“花园式”新型城镇特色风貌,推进了人口集聚和产业吸附。二是突出文化元素和田园意境,按照“宜聚则聚、相对集中”原则和“以点连线、连线扩面”方式,重点打造了以银杏文化为特色的“成巴第一新型社区”——钟家坝聚居点,以山水相融、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玉金村聚居点。配套推进教育、卫生、文体、购物、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全镇规划建成聚居点13个,“巴山新居”工程13个,新农村综合体1个,幼儿园3所,卫生站5个,农家书屋 22个,农家超市5个,金融网点5个,努力将我镇打造成全市统筹城乡示范镇。
(三)坚持园区带动,突出产村相融,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立足资源条件和资源禀赋,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求,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走“专而精”的发展路子,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模式,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培育银杏、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彰显本镇产业特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镇已建成以钟家坝为核心的银杏产业园1.5万亩,以玉金、七星寨、七颗石为重点的有机果蔬、水产养殖园1000亩,以农家乐、观光农业、水景观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培育专合组织4个,发展种养大户18户,建成银杏加工厂一座、乡村旅游酒店一座。上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83元,同比增长19.1%,努力将我镇打造成全市农业产业化示范镇。
(四)坚持机制创新,突出产权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全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形成“项目政策群众全知晓、规划选址群众全参与、产业发展全收益、协调服务部门全跟进”模式;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区域集中、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有效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入到重点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园区;三是加快推进以农村“八权一股”确权颁证为基础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钟家坝聚居点组建了土地专业合作社,初步集约流转土地800余亩;四是通过建立功能完善、民主自治、文明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在场镇和聚居点落户,推进农民变市民,努力使我镇成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