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没得那么大了,噪音也小了。”近段时间,虽然附近有正在施工的工地,但是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的居民们却觉得家里的空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噪音影响生活,这源于青羊区生态环境局针对工地扬尘治理问题出的“新招”:给在建工地“罩”上基坑气膜,穿上“绿衣服”,既美观防尘又降噪。
基坑气膜 “罩”住施工噪音
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综合科研大楼建设项目现场,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罩在工地上,格外吸引眼球。这个白色“气球”的学名叫基坑气膜,可有效阻隔噪音和扬尘,降低施工过程环境污染。
走进基坑气膜下的施工现场,只见整个工地的顶部就像是打了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相对露天工地有些许凉爽。据青羊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坑气膜是通过在工地基坑上方安装新型充气式膜材料,实现基坑内部的密闭。该项目基坑气膜总覆盖面积约1200平方米,最大跨度达44米,高度6米。气膜材采用强度大、耐久、耐火、耐高温紫外线的PVDF新型建筑材料,气膜的内外膜之间做有夹层,且为中空结构,不仅吸音隔音,还能有效阻挡施工过程扬尘排放。这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建筑工地基坑施工中首次应用的双层“气枕式”充气膜,是一种兼具防尘性、降噪性、节能性、防火性、智能性的绿色施工新工艺。
如此巨大的“气球”,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把基坑“罩”起来的呢?据了解,项目在气膜内侧覆盖了高强度钢缆,气膜基础锚固件则采用角钢连接方式,它可以将气膜的上扬力均匀地分摊到地梁上,保障气膜的安全稳定性;在突发极端情况下,膜材可落至网状拉索上,从源头杜绝膜材塌落风险。同时,气膜配套了全智能控制系统,多个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气膜下的内外气压、温度和风速,通过变频设备、充气风机、备用能源等多个模块之间的自动高效协作,实时调整气膜气压,保持气膜处于安全、节能状态运行。
基坑气膜投用后,基坑内部在气膜的完全笼罩下,极大减少了施工过程的噪声污染和扬尘排放。该负责人介绍:“从运行半个月的数据来看,基坑气膜覆盖区域,扬尘同比下降90%以上,噪声同比下降60%。”与此同时,在喷淋、通风和光照系统的配合下,气膜天幕还为施工作业人员搭起了恒温恒湿的舒适作业场域。
移动式防尘天幕 工地穿上环保衣
在与基坑气膜间隔几米的另一侧施工处,被一块巨大的绿色防尘网覆盖,整个施工现场感觉清爽了不少。
“这种防尘天幕是远程控制移动的。”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项目负责人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操作。他打开一个小程序,分别点击首层1号、2号、3号按键的开关键,只见防尘天幕在“遥控”下自如地打开、合并,时间只需几秒钟。
该负责人介绍,防尘天幕面积约5640平方米,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天幕网布采用耐久、阻燃、可回收的定制绿网,实行单元式布置,由6个防尘网单元构成。天幕系统有手机APP和遥控两种操控模式,可根据施工需要智能开关,能有效防止工地扬尘“满天飞”情况。
基坑气膜和智能“防尘天幕”的运用,为工地绿色施工装上了“双保险”。
据了解,该项目位置特殊,西面紧邻浣花北路居民楼,东、南、北三面紧邻省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办公大楼,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院内诊疗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影响,青羊区生态环境局因地制宜,与项目施工方一起实施了基坑气膜+防尘天幕的施工方案。
青羊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我们联合区住建交局成立工作专班,前往北京的工地考察基坑气膜的实际运用,多方调研分析,决定将该项技术运用到省医院项目,目前看来运行效果良好,下一步还将因地制宜在更多在建工地推广运用。”
据悉,近年来,青羊区生态环境局在施工工地污染防治方面还探索了高空喷淋除尘系统、高空AI视频监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网格化布设实现污染实时监测预警等“高科技”设施。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动“技防+人防”的环境污染防治模式,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细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