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大“头雁”导师团赴遂宁学员基地开展帮扶活动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24 11:38:54 编辑:杨晶 点击:
为切实落实“一对一”导师帮扶制度,2024年6月18日至22日,四川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遂宁片区导师团队专家、中国农村合作经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遂宁百益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高级经济师杨茂君,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贺忠群、林学院副教授高顺、继续教育学院曾文等深入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蓬溪县“头雁”学员种养殖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帮扶,围绕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帮扶指导,进一步提升“头雁”学员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带动能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安居区“头雁”学员张了心、陈吉、冯小刚、邓淸国在三家大米园区种植水稻6000余亩,大力推行农机化生产,有效破解农业劳动力缺乏和“种地不划算”导致的耕地抛荒问题;“头雁”学员向超利用农户撂荒地种植玉米、小麦、水稻500余亩,同时还与西眉镇雷桥村集体和农机大户合作经营一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户种粮生产成本;“头雁”学员任莉娟在安居区西眉镇燕岩村建设红薯种植核心基地2000余亩,并投资建设遂宁甘湾无矾红薯粉条加工厂,打造“遂宁甘湾红薯”品牌,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发展红薯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蓬溪县“头雁”学员唐凤英、张承勇、陈建国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但农业品种不优、农产品加工档次低、储存保鲜设施缺乏,主要是“卖原料”“卖初级产品”。专家们建议要积极对接中央、省级和市县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升改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设施条件,提高科技含量;要以精细化理念谋划农业,运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加快把特色优势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提升产品附加值。
种养结合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头雁”学员李家强在蓬溪县明月镇租地5000余亩建设富硒金薯产业园,大力发展富硒红薯、富硒水稻、富硒土鸡等生态产业,打造集富硒土壤改良技术引进、生态种养殖、硒生物根植转化技术推广、产品加工、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种养循环、融合发展园区。导师团专家就金薯产品深加工淀粉少、红薯酒如何销售包装、种植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交流,建议其优化薯种选品,利用红薯废渣与土鸡进行种养循环,从而达到生态种养、降低成本。
“一个可以走生态绿色农业,另一个是做烤制原浆酒。”导师团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蓬溪县春和种植家庭农场,发现农场绿植环绕、空气清晰,农场烤酒技术精湛,在聆听完“头雁”学员李东介绍后,专家们建议要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同时,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能力,结合当前白酒市场情况、农场自身条件,在提升烤制原浆酒品质上下功夫,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之路。
得知四川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回访,“头雁”学员李静、肖援芳、陈国华等自发聚集到大英县元方种植家庭农场,围绕柠檬、小麦生产和养猪、养鸡中的技术难题以及产品加工、直播销售、设施用地政策等进行深入交流,专家们均一一进行解答。导师团专家对她们辛勤奋斗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头雁”们要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模式,不但自己干得好,也要带富一方乡里。
 经过与导师的面对面深入交流,“头雁”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四川农业大学精心策划并实施的导师团队实地帮扶活动的衷心感谢。学员们表示,将在专家的指导与自身努力下,稳步发展、做大做强,发挥好“头雁”引领带动作用,为助力遂宁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接下来,遂宁百益乡村振兴研究院将在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对接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整合学校专家智力资源优势,高效助力“头雁”项目实施,不断创新帮扶指导的方式方法,为“头雁”持续提供多维度帮扶指导新平台、新路径,倾力为遂宁培育出一批“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队伍,夯实遂宁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