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成都营商环境改革5.0版 |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9-26 14:25:23 编辑:戚译升 点击:
近年来,我国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大幅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办事创业得到极大便利。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并将进入持续提升效能的新阶段。
政务服务与企业和群众息息相关,是直接体现政府效能的“窗口”,只有持续在便民利民上聚焦用力,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成都市实施营商环境5.0改革以来,各部门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不断寻求创新、提质增效,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在群众看得见的地方。本期聚焦成都营商环境5.0改革重点举措之升级政务服务。
重效率 有清单
“一件事一次办”
政务服务流程、材料的简化最容易受到广大群众和企业的好评,站在群众的视角,将多个部门的工作整合为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令企业和个人受益颇多。大到企业食品经营许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环评审批,小到个人公积金贷款、新生儿出生、职工退休等手续只要来一次就能搞定。

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过营业执照的谭先生分享道,自己经营餐馆所需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门头装修手续本来涉及多个部门的申请,只一次就办理完成了所有项目的审批,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在龙泉驿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一条短视频教会企业、群众办理重点“一件事”,龙泉驿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短视频迅速降低群众的学习门槛,拉进了政府与企业、群众间的距离。在线上,群众通过登陆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在线办理,全程不见面、不排队;线下,龙泉驿区将暂不能网上申请的“一件事”通过集中办公、跨部门业务流转等方式,充分整合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中心等部门资源,实现窗口“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推动减少“灵活就业”“员工录用”“企业职工退休”等高频“一件事”办事环节、等待时间和跑动次数。

5月,金青新广“一件事·跨域办”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在全省率先发布“一件事·跨域办”事项清单18项“一件事”,围绕企业开办到注销、个人出生到身后各个重要阶段展开全生命周期服务。
8月,“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签订会举办。金堂县与青海省西宁市“五区两县”积极探索政务服务跨域办合作,打造出具有金堂特色的“一件事·跨域办”体系。合作梳理了10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域通办、推出“购房一件事”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多地企业和群众异地服务需求。
除此之外,金堂县已和9省19个区(市)县实现政务服务领域跨区域通办。今年截至目前,共办理跨区域通办各类业务7万余件。

在青白江区,除了全国、省级的规定动作以外,还根据成都市创新的“三结合”思路,创新一张清单、一体联动、一套机制“三个一”工作法;采取“标准+特色”模式推出8个区域特色“一件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涉水审批“五合一”共享式服务,实现申请材料由11份减少为6份,综合审批以及现场踏勘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覆盖了全区95%的新建项目。
通过流程再造将多个部门之间的“单项”事务集成整合成为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是减少办事环节和材料的关键,更是对国家13个重点“一件事”、省47个重点“一件事”的落地落实。

据悉,目前成都市已按行使层级完成规定动作60个“一件事”的配置发布、线下窗口设立与办事指南编制公示,累计梳理地方特色一件事231个。此外,组织7个试点区(市)县在原有基础上梳理33个本地一件事,目前正在测试中。
重体验 有温度
主动提醒、全程帮办
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于政府服务能否切中痛点,未雨绸缪,想群众之所想。将政务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前服务、精准服务才是高标准、高质量服务的体现,也是营商环境5.0改革的重点。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为此搭建起“提醒服务”平台,创造性地编制出3张提醒清单、整理了5类提醒事项、拓宽了5种提醒渠道、创新3种周期提醒,在证照临期提醒、风险隐患预警、政府工作协同抄告等方面取得了可见的成效。

“各个部门帮忙调好‘闹钟’,现在基本不用担心错过办理时间造成经营风险了。手机上‘蓉易办’APP有提醒,短信消息也会及时发到手机上,都是系统自动的,实在没注意还有电话通知……接到提醒就按照流程办理,很简单。”刚完成执照临期办理的商家表示。
据悉,目前平台已经完成19种证照提醒,共提醒88935条数据,平台累计提醒154071条数据。
除了线上远距离提醒工作,针对特殊群体,线下“帮办代办”精准服务,更让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工作日的成华区行政审批局忙碌非常,当坐着轮椅的何先生来到政务大厅时,成华区“金牌店小二式”政务服务体系发挥作用,“代帮办”工作组安排专人为何先生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不到半小时就帮助何先生拿到了所需营业执照。
据悉,线下帮办代办不仅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服务,各区各部门还积极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让关键岗位负责人轮流到一线提供专业的审批、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营商环境5.0改革也优化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的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今年5月,温江服务公众号“帮办代办”新功能上线,群众可在工程建设、市政交通、社会事务、农林事务、镇街事项模块中提交电子资料、申请帮代办专员,专员收到申请后会主动联系群众并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减少了办理过程中材料的重复提交,形成了“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良性循环,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重创新 有技术
智能网办“零材料”
高效便捷的服务优化手段离不开新兴技术的加持。近年来火爆全球的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实实在在地服务到了成都老百姓头上,实现全程网办“智能化”“零材料”。

成都市持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依托“天府蓉易办”平台优化升级智能客服模块,为企业群众提供7x24小时智能搜索、连续问答服务。如今,新津区政务服务智能客服已在“天府蓉易办”APP上线,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客服语音功能不仅能听懂普通话,还能听懂方言,实现拟人化的多轮语言交互,能准确理解企业和群众的问题。如企业开办、缴费纳税、社保就医、住房等问题直接咨询手机APP就能得到解答,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分摊了“12345”渠道的咨询压力。

资料显示,当下智能客服知识库正不断拓展,知识条数由初期6508条增加到83352条,日均问答量已由300次增加到上千余次。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都市政务服务领域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成都高新公安借助区块链安全可信、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让以往必须由本人亲自持身份证到场办理的户籍证明业务变为可以授权委托代办,减少群众反复开证明的同时,又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真实性。
运用区块链进行数据信息共享,成都市在“蓉易登”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成“蓉e链”模块,将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权籍调查成果、土地出让金缴费凭证、税款完(免)凭证等申请材料实时全量上“链”,实现申请人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零材料”受理。

据报道,今年4月,郫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就已经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零材料”受理常态化办理。步履不停,5月,郫都区又进一步实现了“零材料”受理+“交地及交证”合并办理。
“以前需要申请人自己跑各个职能部门,现在不用提交任何材料证明,也不用几个部门来回跑,省去了反复复印纸质材料,签章环节全走线上,还让成交确认书、出让合同、契税等资料直接在内部传递,又快又安全。”一家地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享道。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零材料”受理项目223个,其中涉房首次登记25个,纯土地首次登记198个,涉及土地面积855万余平方米。
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成都营商环境改革的不懈追求,成都市不断学习参照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的做法,探索、推进、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据介绍,接下来营商环境改革中还将继续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范围,借助“互联网+”“智能化”不断提高线上办事比例,丰富业务办理场景、缩短响应时间,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促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速转变。(温彩苓 张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