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兴藏新天路丨拉林铁路开通运营!
6月25日,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满载着乘客,迎着高原灿烂的阳光,缓缓驶出了站台,这标志着在国铁集团统筹指挥下,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西藏进入电气化铁路时代,动车跑上了雪域高原。
拉林铁路新建线路全长约403公里,是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60公里。
拉林铁路从无到有,从一张蓝图变为现实,这背后凝结着中铁二院拉林铁路勘察设计团队超10年的卓越努力和辛勤付出,更有着二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攻坚克难、创新引领。二院人信念始终在心、责任始终在心,面向未来,勘设大国工程,二院将一如既往、使命在肩、勇敢向前。
选线凝匠心
拉林铁路位于“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线路85%走行于海拔3000米以上。为了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选出好的线路,二院设计团队足迹遍布了拉林铁路沿线,并探索性地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查明了沿线灾害类型、分布情况及对铁路工程的影响,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工程风险。
桥梁创纪录
拉林铁路全线共有各类桥梁121座,84.602公里,桥梁占线路的比例约为21%。全线十六次跨越雅鲁藏布江,其中,主跨430米的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
隧道“博物馆”
拉林铁路全线隧道47座,总长216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6座。高地温、软岩大变形、强岩爆、高压富水冰积层、高原风积沙等特殊不良地质问题,使拉林铁路像一个集成各类隧道难题的“博物馆”。通过科研攻关,高海拔长大隧道通风、防灾救援、机械化配套、寒区隧道抗冻等关键技术难题也均被成功攻克,相关成果为未来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站房新地标
拉林铁路沿线车站与市政配套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实现了便捷换乘,畅通融合,全线实行电子客票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务,站房建筑“一站一景”,独具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沿线城市的一个个新地标。
电气化划时代
拉林铁路是西藏高原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集高海拔、强震、峡谷风、强雷暴、强紫外线、高地热以及极端温度等多种恶劣环境条件于一体,属于目前国内外最高海拔、最复杂艰险的电气化铁路。同时也是国内首次制定高原地区复杂自然环境条件下牵引变电所设备选型及布置标准化方案,实现牵引供电系统无人值班无人值守。
生态绿色长廊
沿线处于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设计中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积极开展生态恢复科学研究,成功打造了高原铁路绿色长廊,为后续类似艰险山区铁路生态恢复工程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拉林铁路通车后,将有效改善沿线地区居民的出行条件,拉萨至林芝的出行时间由原来公路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山南至林芝的出行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至2小时。同时,拉林铁路对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助推旅游业再攀新高,带动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二院副总经理、川藏铁路勘察设计总指挥部指挥长秦小林表示,中铁二院通过拉林铁路的规划建设,攻克了一系列复杂艰险山区高原铁路建设的技术难题,为接下来川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经验和借鉴,也让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勘察设计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启了高原铁路规划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拉林铁路通车,由中铁二院作为勘察设计总体单位的川藏铁路也迈入全新征程,在国铁集团带领下,中铁二院将高举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旗帜,继续挑战生命禁区、筑梦雪域高原。
《拉林铁路通车有感》
中铁二院三代人的梦想实现了
写给举世瞩目的拉林铁路胜利通车纪念
沧海桑田起群山,巍峨浩翰入云端;
风光雨雪夹雷电,雅鲁藏布坠深涧;
天堑自古横梗阻,万物脆弱绝人烟;
研究历时七十年,前仆后继三代肩;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腔豪气冲云天;
开天辟地号令响,七年攻坚改人间
高铁巨龙穿山水,威武妖娆履平川;
二院业绩惊四座,勘察设计更领先;
中华儿女齐努力,百年征程谱宏篇。
(选送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