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发布 四川省通济堰上榜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0-06 20:17:05 编辑:王鹏 点击:
10月6日,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申报成功、光荣上榜。通济堰为眉山捧回第一块世界级的“金字招牌”,成为“三苏故里、人文眉州”第一堰。
千年古堰润眉州 造福苍生两千年
一座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延续两千多年的传奇。
四川省通济堰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是岷江中游的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通济堰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通济堰管理者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则,积累了“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出“大自然黄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传统工程技术;设立堰工局,实行堰长制,采取轮灌制等,形成了具有通济堰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至今日,通济堰仍然灌溉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52万亩土地,惠及人口百万。灌区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策源地,灌区内的太和镇永丰村就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闻名全国。同时,通济堰灌溉工程水系为眉山提供了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今后通济堰灌溉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更加显著,在城乡供水和环境保护方面作用会更加突出。
西汉古堰越千年 效益显著不简单
通济堰在历史上曾称六水门、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济堰、桐梓堰、解放渠,1983年恢复通济堰称谓。
据史料可知,通济堰为西汉时期(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主导修建,距今已有2162年。2003年出版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史分册》上就有:“西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岷江流域筑湔堰,在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引岷江水筑大堰,开六水门灌溉。”
经唐代扩建后,通济堰与都江堰一道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了“扬一益二”的美誉。益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受益于都江堰外,就应数当时灌面已达16万亩的通济堰了。北宋秦观曾说:“今之沃土,莫如吴、越、闽、蜀。”南宋魏了翁说得更明白:“蜀饷为粟百五十万石,仰西州者居多。岁恃以稔,惟都江、通济二堰。”其时,通济堰的灌面已达34万亩。灌区之富庶备受爱国诗人陆游之称赞:“其(眉州)山川灵秀,物产丰富,甲于西蜀”,还留下古眉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美誉。
通济堰建成后,经过历代改造,形成了延续至现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规模仅次于都江堰。
随着灌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原有渠首工程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05年改建成永久性引水拦河坝(混凝土重力坝),结束了通济堰低坝引水的历史。拦河坝改建工程荣获2016年中国水利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大禹奖。另外,通济堰还获得四川省“文明灌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灌面超过五十万 “天府粮仓”口粮安
作为古代创建在岷江中游至今仍然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著名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通济堰灌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3°41'~103°55'与北纬29°51'~30°27'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据眉山气象台资料分析,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霜雪少见,四季分明,空气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5℃~17.2℃,年平均降雨量为1153.7mm。
灌区呈菱形,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13.6公里,幅员面积约772.6平方公里。工程由长417m的引水拦河坝,长98.47km的总、东、西3条干渠,长363.43km的65条支渠,长493.81km的304条斗渠,3786座支渠及以上渠系建筑物组成。渠首位于四川省新津区城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流处,设计引水流量48m³/s,年引水量达13亿m³以上。主要功能是为灌区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调节灌区区间洪水,灌溉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四县(区)16个乡镇(街道)52万亩农田,惠及人口百万。
防汛抗旱功能全 科学建管事业兴
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通济堰,作为一座灌排兼容的水利工程,利用周围的地形环境和岷江河床弯道环流的水流规律,很好地完成了引水、泄洪、排沙等任务。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其有坝引水的重要特征成为中华水利文明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的典范。
在水量控制上,通济堰在成都平原灌首工程中首创以竹笼垒石为堤的“活动坝”,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自然河道的影响。至现代才逐步被桩夹混凝土包壳坝和拦河闸坝所替代。
在工程选址上,通济堰进水口选在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觉山脚下,为坚硬红质砂岩,耐冲刷,有效解决了凸岸冲刷问题。其拦河坝与南河斜交,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137.5度)。
从位置来看,通济堰渠首拦河坝修建在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广阔的集雨面积,又可利用西河补水,能最大程度保障水量供给,满足灌溉要求。该位置正好是眉彭冲积平坝的起点,在此筑坝开渠可灌溉眉彭平坝广袤的土地,促进了灌区农业发展。
从地形来看,在渠首拦河坝以下,左岸紧邻岷江,右邻长丘山脉。坝区地势西高东低,沿坝区西侧的长丘山脉开渠,可满足坝区大部分农田自流灌溉要求,极大降低了用水成本。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忠孝介绍,通济堰与都江堰一样,体现了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正确利用岷江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特点,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使其统一在灌溉工程体系中,消除水患,变害为利,同都江堰一道,造就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适应了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抗旱效益方面,干渠输水损失由解放前的30%下降到现在的5%,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1提高到0.65。特别是2005年10月位于新津区的通济堰引水拦河坝的建成,通过坝前300万m³的蓄水调节,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灌区4—6月时段缺水难题,保障了灌区“芒种前满栽满插”春耕用水。
兴利除害民为本 生命财产皆安全
通济古堰的传承与保护、利用与发展,不仅事关灌区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兴水利,除水害,乃治水之本。通济堰辫状渠系布置结合依势而建的湃缺,实现高水准的防洪能力。岷江以西的毛河、醴泉江等河流与渠道平交,灌区内干支斗渠的排列呈辫状布置。岷江干流春季有雪水补入,径流季节变化与降雨季节相应。大面积暴雨发生可随洪峰传播,威胁灌区安全。辫状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汛期水位,减少损失。灌区以条石筑堤为湃,俗称湃缺依势而建,分段排泄。溢流面大都采用台阶式布置,以利于消能。
此外,通济堰工程改造在设计上保障灌排兼容。洪水期各级渠系承担着行洪、泄洪任务,保证灌区4个县(区)、100多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2004年拆除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活动坝”,新建的闸坝式拦河坝可使河床冲空,彻底解决了新津县城的排洪问题,整治后渠道防洪能力也大大提高。
“通济堰灌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巧妙地做到了灌溉、抗旱等综合功能要求,没有破坏自然环境。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还摸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灌溉系统与管理制度相结合,既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充分展现了先民治水的智慧。”通济堰管理处运管科高级工程师陈志明介绍。
据眉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成双介绍,通济堰还为“水润眉州”作出了巨大贡献。岷江以西的毛河、醴泉江等河流与渠道平交,其径流受通济堰控制,通济堰对岷江西岸小流域防洪抗涝和水生态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了灌区城乡生态环境,并且通济堰灌区水质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已达到地表水Ⅲ类。“在生态效益方面,通济堰充沛的水源保障了灌区内10多条河流、4个区(县)、多个城镇及湿地公园生态用水之需。对灌区内醴泉河、通惠河等河流及青龙湿地、苏洵公园等实施生态供水,占全年引水量的60%以上。”
齐心协力推申遗 传承保护促发展
通济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书写了中国古代水利史的光辉篇章。
通济堰历经两千多年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实现了通济堰的可持续发展,为眉州的人民生活、产业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生态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从“坤维上腴,岷峨奥区”到“水育万物,通济天府”,千百年来,灌区孕育了东坡文化、长寿文化、忠孝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培育了东坡泡菜、新津黄辣丁、青神竹编等著名“地理标志”;成就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泡菜之乡等特色“中国之乡”,是眉山“千湖之城”建设和成眉同城化发展的水资源支撑,也是眉山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保障。
四川省水利厅、眉山市委市政府和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高度重视通济堰申遗工作,希望通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梳理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同时传承灌溉工程治水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在用古代灌溉工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通济堰千秋万代造福灌区人民。
申遗始于2020年。在申遗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积极沟通对接,申遗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申遗工作推进会指出,通济堰申遗是眉山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是科学保护利用通济堰核心资源,提升通济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工程。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推进申遗。
2022年4月11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都发中心)和眉山市有关领导出席通济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现场核查汇报会都发中心主会场,都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泽华亲自主持现场评估汇报会,大力支持、积极推进通济堰申遗。
2022年5月7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公布,通济堰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
2022年10月6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宣布,通济堰成功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历时两年多,通济堰终于如愿以偿,为眉山捧回第一块世界级的“金字招牌”,成为“三苏故里、人文眉州”第一堰。
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下一步,眉山市将按照水利部要求,在水利厅指导下,会同都发中心认真落实《通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建立健全遗产宣传教育体系、保障措施体系、文化挖掘及展示体系、利用与发展体系等,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和利用好通济堰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水利力量,奋力推动治水兴川再上新台阶。(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