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能级 赋予建圈强链行动强大支撑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1-26 09:34:40编辑:庞捷

川航直飞哥本哈根登机桥

繁忙的国际铁路港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枢纽城市的全球辐射能级”。1月23日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建圈强链,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新年伊始,全球领先飞机制造商——空客把加码中国业务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定格成都。1月18日,成都与空客等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打造国内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填补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这是空客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
空客项目落地成都,生动诠释了扩大开放与建圈强链的逻辑关系。成都围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发挥好成渝地区极核城市和全省主干城市的作用,持续推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吹响了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号角。
A
门户枢纽之城与建圈强链行动
因为结缘成都的中欧班列,TCL出口产能连年大增。如今,TCL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项目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功能,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电视机机芯等关键部件,并通过成都的中欧班列送到波兰组装基地。依托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优势,TCL把对欧业务的产能从沿海地区逐步转移至成都,切实尝到了“甜头”。
“我们企业走出去的通道更顺畅了,综合成本降低了,市场更广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TCL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项目负责人赵林炳如此感慨道。以前,TCL出口货物主要通过海运运输,后来搭乘上成都的中欧班列,给TCL留下了颇为深刻的感受:运输时间缩短、物流成本降低,能够更好更快响应海外客户的需求。2016年3月,成都中欧班列TCL专列首发,此后TCL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实现年均约30%的增速,逐步将对欧订单80%的产能转移到成都。
成都地处内陆腹地,却具有地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交汇点的良好区位优势。这是成都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一个重要优势。成都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战略通道,推动城市格局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变,以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深入实施建圈强链行动和重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
2021年1月1日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天,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统一使用名称共同开行中欧班列(成渝),深化两地中欧班列在运输协调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质量。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合计开行4800列,综合重箱率增至98%,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为疫情下国际经贸合作往来提供稳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支撑服务。
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纪寿文看来,成渝两地同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发挥双核效应,提升供应链及市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的经贸往来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成渝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构建起更加开放的产业格局,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随着TCL等大型加工贸易项目落户,众多出口型先进制造业聚集成都国际铁路港。2021年成渝两地铁路口岸周边引进各类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成都已成功引进顺丰、厦门建发、中国储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香港玉湖、厦门象屿、盒马鲜生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成都国际铁路港。
依托中欧班列(成渝),成都的中欧班列加速拓线路、建通道,线路版图日益扩大,为建圈强链提供了有力的开放通道支撑。2021年,成都的中欧班列累计新增俄罗斯圣彼得堡、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罗斯托克等10个境外站点,有效扩大了中欧班列全球服务半径,也增强了国际物流集疏能力,有力保障了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汽车整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适铁适欧产业运输需求,中欧班列服务企业超过1.2万家。
在加速推进“国际循环”的同时,成都依托国际铁路枢纽优势促进“国内循环”。目前,成都已与德阳、宜宾、资阳等全省15个市(州)共建“亚蓉欧物流(产业)基地”,带动德阳机械设备、眉山化工品、安岳柠檬、隆昌跨境电商等四川优质产品和技术开拓欧洲市场,形成“进出口贸易在成都、生产基地在市州”产业联动模式。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今年是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又一个关键之年,将坚持以建圈强链为导向提升物流业发展质效,强化载体建设项目招引,着力推动“四港六中心”与数字化赋能平台企业融合对接,实现物流枢纽载体向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运营中心转型升级。同时,还将编制物流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加快探索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B
国际通道拓展与供应链的畅通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在2022年成都市两会上,扩大开放仍然是参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扩大开放,加快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持续提升城市枢纽链、要素适配和资源运筹能力”。
近年来,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企业在蓉投资发展,经济外向度超过40%。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对高效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
“民航运输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客货运输方式。”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认为,机场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临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曹允春看来,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加速打造内陆供应链枢纽,将在西部地区畅通供应链和稳定产业链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神鸟展翅翱翔,畅通“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都迈入“两场一体”协同运行新格局,成为继北京、上海后我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天府国际机场是我国“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其定位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是构建成渝地区世界机场群的核心机场。自投运以来,天府机场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围绕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针对疫情造成国际航线航班停航减班、客机腹舱资源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成都创新“全货机+客机腹舱”“定期航班+包机”等多元化航空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推进国际航空通道稳供保畅。2021年新开通至阿姆斯特丹、伦敦、班加罗尔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稳定运行15条国际货运航线,全力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国际航空货运年供给能力提升至约30万吨,有效保障了戴尔、英特尔、苹果等全市重点工业及外贸企业空运需求。
2021年是成都“两场一体”协同运营的首个年度。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双流、天府两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超过4400万人次,其中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仅次于广州白云,为中国内地当年旅客吞吐量达“四千万级”仅有的两家机场之一。全年成都两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城市第三位,货邮吞吐量64.9万吨,居全国第七位。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港准点率为90.79%,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出港准点率超过90%的千万级机场。
在创新实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制机制、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的同时,成都还完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全力推动顺丰集团在蓉设立基地货运航空公司、递四方一级口岸等重点项目,协调推动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7条举措落地,全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通关模式,综合运用“先放后检”等分类验放手段和差异化查验方式提升通关效能,跨境贸易指标首进全国先进行列。
通道畅,贸易旺。日益密织的“空中丝路”国际开放通道网络,持续提升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能级,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海关统计,2021年成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222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6.4%。在全省外贸运行中,成都的“主干”引领作用较为明显。成都外贸持续稳增长,呈现出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带一路”外贸持续增长等运行特点和亮点。
C
多重机遇叠加与新格局新发展
2021年10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巨大,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认为,川渝携手补链强链,将推动成渝地区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进而激发西部地区内需潜力,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成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立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成都迎来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实施,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引领开放格局系统性重塑和能级层次全方位跃升。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成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提升成都都市圈“主干”功能。据悉,作为成都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围绕建强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规划》明确到2025年成都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极”的作用将初步彰显,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能级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四向综合交通走廊通江达海抵边,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
迈入2022年,市口岸物流办已将增强航空门户枢纽国际功能,提升国际班列辐射带动力,做强口岸平台开放能力,推进“建圈强链”提能供应链,列入了全年工作重点。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2022年将进一步织密航空通道网络,按照“外保畅通、内强连接”思路,积极稳妥做好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复飞,持续优化国内航线网络结构和干支航班衔接水平。将推动既有15条国际货运航线稳定运行,新开通5条国际货运航线,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和物流服务品质,聚力增强枢纽规模效应和集疏能力。
在提升国际班列辐射带动力方面,将聚力提升国际铁路港枢纽集结运筹能力,建成投运城厢站新增国际集装箱功能区等功能性设施,加快推进场站作业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发挥成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强化与班列沿线节点城市和境内外港口及场站开展业务合作,加快筹建四川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盟,形成“干支结合、陆海联运、枢纽集结”集疏运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国际班列通道节点布局和全程运营组织水平,完善“枢纽对枢纽”运行模式、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确保国际班列安全高效稳定开行,扩大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主要运行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图据成都国际铁路港、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