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天府书展|长篇小说《惊蛰》分享一位少年坚韧成长的人生十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0-16 11:19:27编辑:刘婷婷

10月15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携四川作家杜阳林的最新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惊蛰》,在四川成都的天府书展上举行了“一位少年坚韧成长的人生十年——长篇小说《惊蛰》分享与签售会活动”。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作家蒋蓝,作家杜阳林出席了分享会,活动由著名导演、主持人寒露主持。 

《惊蛰》是川北乡村的少年凌云青奋斗、寻找出路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和家人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在这个故事里,为了走出物质贫穷、知识匮乏的乡村,凌云青历尽了艰辛,可能从大多数十几岁的少年,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的角度很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一样的困境。《惊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与今日社会拉开了不小的时空距离,但是它讨论的问题依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小说主人公凌云青的成长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历史巨变的缩影。该书探讨的“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主题,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持续闪现,而本书是对这个主题的最新书写。凌云青面对着更为极端的成长压力,拥有更为坚强的意志和更为持久的韧性,这样的作品对于当代的年轻人也产生了正能量的影响。
《惊蛰》上市后备受关注,作为一本关注乡村生活、个人成长的小说,出版2个月内已完成了4次加印。评论家认为,小说来自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对于乡村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很容易进入主人公的童年世界,深刻感受到他与家人一起曾经遭受过怎样的艰辛、怎样的屈辱和怎样的人情冷暖,同时也领悟到他的低调背后所蕴含的苦难经历的馈赠——沉稳和坚韧。
就如作者杜阳林所说:“如果是‘凌云青’同时代的人,或者更年长者,因为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变迁,会在阅读中找到一种‘共情感’;如果是更年轻的读者,吸引他阅读的恐怕不是‘引发自身回忆’,而是在精神上达到一种碰撞和共鸣。凌云青积极上进、不对命运屈服,应该是属于人们的共有特质,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精神,无论时空如何更改,都能找到支撑这种精神的勇气和力量。”
阿来说,他看过这本书“原来的样子”,甚至是在这个故事于杂志发表之前,那时就对书中使用的“惊蛰”这个意象印象深刻。在他看来,这个故事中少年凌云青的成长时期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将起未起的时期,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故事。“这样的少年生活在四川东北部的偏远山区,在这样的地方,不管是地方地域文化,还是地域中成长的少年,也需要被唤醒。改革开放是对全中国的唤醒,少年成长的山区虽然滞后一些,但终于还是唤醒了。”
阿来还提到,文学可以治疗苦难。而作家要以一种宽恕的心态来写那些施罪与我们的人,回望苦难不是增加仇恨,而是和社会与经历达成一种和解,所以文学有一个伟大的意义。“《惊蛰》有价值,第一个是唤醒。唤醒了自尊,唤醒了自己强大的灵魂,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当你再来回望那些当年的经历,就只剩下宽恕,只剩下和解。文学中应该包含这样的东西,这个词叫救赎、这个词叫宽恕,《惊蛰》里也包含了这样的精神。”
 杜阳林坦言,他原本并不太愿意谈论《惊蛰》的故事与他的个人经历的关联,但是在和阿来老师的交流中,逐渐意识到作家的写作与生活经历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而这个故事和他自己的童年、成长确实是密切相关的,许多人物在现实中也都有原型,这也给这部作品增加了一分现实的力量。杜阳林还在活动中着重提到了书中的两位女性人物——细妹子和凌云青的母亲徐秀英。故事中的凌云青在成长的过程中,正是从她们的身上获得了温暖和勇气。现实中也是如此。“可以说没有母亲对我的关心,可能我也走不出那个小山村。”杜阳林动情地说道。
《惊蛰》的叙述时间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从时间空间上来说,离现在已很遥远,但活动现场依然有许多年轻的读者前来参加。对此,四川作家蒋蓝评价说:“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蒋蓝也是《惊蛰》的首批读者之一,他评价《惊蛰》是一部成功的非虚构的结构类型的小说。他认为对于乡村的贫困和人性,杜阳林写出了自己的特色,故事里有温暖也有残酷,有的写得非常尖锐,甚至惊心动魄。
就像阿来说的那样,“在那种艰难困苦中成长的少年人、青年人,要向环境屈服很容易,因为生活的重负实在太沉重。如果一个生命不是足够坚强,生活就足以随时把你击倒在地。而在《惊蛰》中,我们就看到一个不断被生活苦难重拳击倒,然后自己满面尘灰满面血迹地爬起来,踉踉跄跄前行的少年。”也许这就是当下我们更加需要阅读《惊蛰》这样温暖、自省、面向未来的小说的原因。(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