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金阳:业新城美人旺 新起点上谋新篇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14 22:06:01 编辑:吕纪元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3月2日,走进金阳县的交通建设项目、新城区拓宽工地、易地扶贫搬迁家园、春季乡村备耕田园,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感恩奋进场景处处可见。
“老阿普”阿苦洛古惹家喜事连连
虽然是初春,西下的太阳照在金阳东山上,让人感觉到暖暖的。一见面,79岁的“老阿普”阿苦洛古惹用了三个“不会”、三个“多想”来表达了他的心愿。
从不会想到有生之年住进了新楼房、不会使用钥匙开锁、不会使用水电开关到想多活几年、多享受现在的生活、多看到自家的变化。阿苦洛古惹脸上始终洋溢着知足幸福笑容地说。
金阳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的金沙江边低,平坝和台地仅占0.23%。阿苦洛古惹原居住在丝窝乡洛古村。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金阳县对部分高寒山区贫困群众实施自愿易地扶贫搬迁,阿苦洛古惹家搬进了县城对面的马依足乡东山社区。
2019年6月28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金阳县丝窝乡洛古村调研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走进贫困群众阿苦洛古惹家中,仔细察看了解他家的生活状况和脱贫情况。得知各种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乡亲们生活有保障、医疗有救助、低保有兜底,即将搬入新居,彭清华表示欣慰。
阿苦洛古惹的孙女阿苦友则,在金阳县初级中学读书,以820分的高分勇夺2020年凉山州中考第一名。阿苦洛古惹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当时高兴地跳起来。
老两口的生活纳入低保兜底,月月有钱领,随时可以吃上肉,还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儿子们也住在同一社区。
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连连喜事临门,怎么不让阿苦洛古惹老人满心感恩、满怀幸福、满脸笑容,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也就不会从高山搬到这里来了,很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阿苦洛古惹老人不停地念叨着。
马依足乡东山社区是金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离金阳县城25公里,总投资4.3亿元,2018年10启动建设,2020年6月搬迁入住,搬迁群众主要来自全县14乡镇38个深度贫困村,安置入住共有1200户6595人。群众都说,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幸福感不断提升。
“升四升五”“创国星”争取青花椒产品交易市场定价权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和务科村被省上“点名”。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公示名单,金阳县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认定为省级三星级园区,原桃坪乡(现天地坝镇)务科村被评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擦亮’指示的金阳方案,是我们落实党中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部署的必由选择,是金阳践行‘两个维护’在产业和民生发展上的直接体现。”金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说,重整行装再出征,为“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持续稳定助推各族人民增收致富,勠力同心做好金阳答卷、贡献金阳力量。
金阳县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为青花椒,园区辖区面积36.57平方公里,发展青花椒面积4.27万亩,建成集中连片示范基地面积1万亩,带动全县产业面积103.65万亩。目前,金阳县花椒、青花椒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103.65万亩、97.8万亩。
园区创建企业带动、联农富农,以“产业园区+基地+农户”“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联合模式扶持带动农户发展。2020年,园区青花椒产量达到214.5万公斤、产业综合产值1.29亿元,带动2131户农户增收致富,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5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5%。同时,园区产业发展带动520户贫困户、2280人直接增收4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8000元,人均增收1750元,为该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和推进深度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2020年,全县青花椒产量达1.1502万吨,产值达11.28365亿元。
未来“五年过渡期”中的助农增收工作,无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心,该县将突出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监测和产业帮扶,再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省级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三升四”,为来年“四升五”和创“国星”打牢基础,并以此助推争取青花椒产品交易市场定价权。同时,还将依托白魔芋、丝毛鸡两项国家地标和原产地保护产品,以及其他特色优势种植养殖业,对照国省州三级创星标准做强做精“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天地坝镇务科村,位于金阳县河东南岸8公里处,全村共有194户 585人。进村路两边是高高的、整齐划一的楼房,农户住房窗明几净,屋内各种家具一应俱全。路边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果园,与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地相映生辉。村民喜气洋洋,一派村富民乐、生机盎然的景象。
务科村率先实施“树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树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林业立体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发展起来了,家家收入上万元,年家庭收入超过上10万元的农户就有10户,上5万元的至少也有30户。每年输出劳务60人,年创收入200万元。
通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走上了经济、生态双赢的良性发展轨道,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大力帮扶,让我们得的实惠越来越多,心里倍感温暖。”正在自家枇杷地头劳动的果农赵鹏感慨地说,产业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切都来源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跨过金阳河,县城在“长大
金阳县位于凉山州东部边缘,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地区”,是首批国定贫困县。“地无三尺平,出门就是坡”,县城建成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且地质灾害频发,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负荷,急需新的发展空间。
横跨天堑的特大桥梁、热火朝天的城市新区……2021的春天里,金阳县各项建设工地依然保持忙碌的节奏。
由于面向深达数百米的金阳河谷,背靠几乎笔直的黑竹洛山,金阳县城地势十分逼仄。整个金阳县城6万多人,全部挤在不到1平方公里之内,远远超过1平方公里1万人的国际通行标准。县城没有一个标准足球场,没有统一规划建设的公共停车位,只有一个农贸市场等。与此同时,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大量贫困人口已经易地搬迁到城镇周边,建设城市新区,需要金阳加油奋进,追赶前行。
该县针对县城地质灾害隐患严重、人口极度超载、危旧房屋多、亟需疏解搬迁的现状,于2012年启动了县城总规编制工作。2014年,详规获省政府批准。金阳县城建设得到了全国人大关注,并被全国人大列为2015年第6303号建议案移交省政府办理。根据全国人大和省州相关部门要求,该县编制了《金阳县城亟待部分疏解搬迁工作方案》,并于2015年成立了东区建设指挥部。
随后,金阳河特大桥于2017年底动工建设,将把金阳县城与对岸直线连接,让过河车程从目前的近1个小时缩减为5分钟,这使得在老城对岸建设城市新区的长久设想变为可能。
拓展新空间,开启新生活。在金阳河特大桥破土动工的同时,金阳城市新区建设也动了起来,率先启动木腊沟、唐家屋基、务科等3个组团建设。
拓展新空间。“城区面积扩展至8至10平方公里,城市应有的功能板块都将补齐。”金阳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借助金阳河特大桥的连接,金阳河两岸将布局6个功能性发展组团,“金阳人长久以来的期待,都将陆续在新区实现”。
开启新生活。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也在新区建设之初就被纳入考量。立足青花椒、白魔芋等农特产品,金阳决定,在城市新区产业发展中优先吸引电商、物流、农特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并引导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务工就业,确保搬得进,更稳得住,开启崭新的城市生活。(张崇宁 邱兴春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