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现龙王庙大气田,我可能还是公山庙油田的一名普通采油工……”10月19日,在龙岗集气总站,李雪波向在井站实习的大学毕业生讲述了自身的成长经历。
李雪波,川中油气矿仪陇作业区西线中心井站副站长兼党支部书记,38岁从采油工转岗,44岁成为采气技师,每每说起自己的经历,李雪波总是笑称:“自己与油气矿的大发展同步。”
这是为什么呢?
2013年,龙王庙组气藏横空出世,支援龙王庙上产集结号响彻川中大地。从那时起,一大批采油工向采气工转岗,到陌生的地方从事新的岗位。
他们迈出了铿锵步伐,且行且成长,李雪波就是其中一员。
2014年,龙王庙气藏规模上产。为满足上产新区含硫采气工需求,油气矿从采油老区抽调采油工补充到采气一线,“置换”出含硫采气工征战龙王庙新区。
李雪波正是用于“置换”的采油工的一员,并由此开启了他的“长征路”。
回忆初到龙岗气田,李雪波坦言一个字:“苦”。
3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车程让自己生平第一次晕车;与油井相比多出几倍的站场设备感觉摸不着头脑,从没有接触过高含硫生产场所而滋生的畏惧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最大的困难还是上夜班。”当时气井采用的是24小时值守方式,这让值守了10多年喷油井的李海波极度不适应。
为了解决自己已固化“生物钟”,避免夜班睡岗现象,李雪波想到了加密巡检的办法:“再困,到外面吹一下冷风,看一下月亮或放空火焰,人要清醒一些。”
想到近40岁的年龄还到陌生的环境“受罪”,李雪波失落感油然而生。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没有谁会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石油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一名有20年工龄的老工人,尽管有万般不适应,李雪波也暗下决心,“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想办法适应环境。”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用“发愤图强”来诠释李雪波的努力:不懂设备就把设备铭牌抄下来熟记,不清楚工艺就随时揣着流程图比对,现场请教工艺操作、维护、管控,对照书本学设备性能、结构、原理……
“李哥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传说中的‘水土不服’不存在。”龙岗26井青工邹杨说,自己起初很乐意去指导这位转岗的老大哥,但后来看见李雪波就想躲,“我们有压力啊,我们井站这些设备,李哥已经烂熟于胸,就连他背戴空呼的速度都比我们年轻人快!”
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收获却是甜蜜的。李雪波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了中级、高级采气工职业技能鉴定,并于2019年拿到了采气技师资格证书。
为了促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李雪波还以大龄选手的身份主动参加油气矿举办的技术比赛,而“实干+巧干”的匠心,也让他逐渐成为气井管理的行家里手。
而由他提出的倒换工艺流程,解决井站水处理系统尾气管线堵塞等多项措施,获得了油气矿安全环保长效激励重奖,其中提高开阀气源推力和增加气缸弹簧回弹力,解决执行机构关闭不严问题,成为“绝技绝活”被推广应用。
随着油气矿天然气产能的迅猛发展,采油工向采气工转岗成为常态。李雪波经常被委派培训转岗员工,“我会提前梳理和总结学习的重点、难点,尽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授课。”
作为培训老师,李雪波很自信,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而学员王恒也表示赞同:“我们喜欢听李哥的课,他以前也是采油工,知道我们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东西。”
2021年,油气矿迎来了致密气上产的黄金时期。在油气矿的号召下,西线中心井站又有一批员工奔赴上产新区。
“8年前,我就是这样走出去的,我们与油气矿的大发展同步!”作为立山党支部书记,李雪波用亲身经历为同事们壮行。(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