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龙之子,光耀五千年。黄河来凤,长江归燕,十亿滕欢。”作家端木蕻良的这首诗,用来形容泸县龙脑桥给人的感受,也是十分恰当的。因为这里有着“中国龙文化之乡”的美誉,而且属于长江水系——龙脑桥下的九曲河流进沱江,沱江又流进长江,这座桥距离长江只有几十里路。
龙脑桥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这座跨越泸州至隆昌古驿道的重要桥梁,修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600多年的日日夜夜,龙雕依旧栩栩如生;600多年的风风雨雨,桥身依旧坚固耐用。中国桥梁史造就了无数传奇,龙脑桥是其中很让人惊叹的一个。
龙脑桥上的石雕形象以龙为主,与四条龙相伴的,还有麒麟、狮子、大象这三种传统文化中的“瑞兽”。据介绍,古时候人们把这些形象刻在桥上,不只是因为它们威武好看,还希望它们能帮助“镇水”。从整体上看,八只“瑞兽”好像整齐地浮在水上,一起用背托起了作为桥面的巨大石板。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桥在提升高度以前,两块巨石中间贴合紧密,连刀都插不进去。这不由得使人再次感叹,中国古人不论是在造桥技术还是工匠精神方面,都很值得后人尊敬传承。
其中一条龙的嘴里,含着一个70公斤重的石球。如果遇到洪水,水位升高、水流加快,石球会被洪水冲击得旋转并发出响声,过桥的人们就会得到警示从而加倍小心。这种创意,彰显出华夏先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高超智慧。这种理念在今天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工作中,仍然具有
桥头的几块石头上,有几个洞。人们猜测,这是古人在桥上搭建木制凉亭留下的痕迹。如今,桥上已经不见木头的影子,只有石桥默默地感受岁月无声,静静地见证
龙脑桥是泸县最有特色的龙桥,但泸县的龙桥不只有龙脑桥。
依托龙脑桥建设的龙桥文化生态园,是国家4A级景区,属于泸县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一部分。这里的3个村联合起来,集中优势资源寻求优势互补,走集体合作发展经济、提升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龙脑桥、百花洲、龙吟水岸广场……一个个项目经过升级改造,将带给游人更多的文化享受。
泸州有“中国酒城”的称号,酿酒产业很是发达。在这个格局中,泸县也很好地把握了白酒产业的一节产业链——其基酒产能是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撑。此外,在制药等产业发展方面,泸县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质量。
如果把中国东部海岸线比作一张弓,那长江就像是一只箭,它瞄准的发展市场,是现在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的亚太地区。泸州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像是箭杆尾部的一段,而泸县就像是一根箭羽。泸县随着泸州一起融入长江经济带,就像箭羽随着箭杆一样激射而出,前程万里。(刘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