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新路径 辐射周边,成渝更要强调精准带动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20-05-28 09:19:40编辑:刘婷婷

成渝城市群示意图。

3月27日,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00列。

成渝高速。刘陈平摄
“成渝地区与沿海地区城市群不一样,对周边的带动与辐射不能走其他地方的路子,可能更要强调精准带动。”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协作与带动,遂成为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对此,4月20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相互协同、相互借力是世界级城市群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更是城市群的重要意义,“成渝地区与沿海地区城市群不一样,对周边的带动与辐射不能走其他地方的路子,可能更要强调精准带动。”
成渝双子星
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重庆、成都GDP分别为2.36万亿、1.7万亿,均进入全国前十,是全国17个GDP过万亿城市中仅有的两座西部城市。从经济总量到区位条件,成都、重庆在西部地区都具有领先优势。
实际上,中央层面曾多次提出推动成渝一体化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4月3日,国家发展 改 革 委 印 发 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要求编制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实施,促进重庆市、四川省通力协作,加大成渝地区发展统筹力度,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强交通、产业、环保、民生政策对接,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形成新动力源。
辐射与带动
成渝更要强调对周边的精准带动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应该如何强化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对此,白明首先明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当然不仅限于成渝这两座城。从目前来看,成都在四川省的首位度过强,成都市人口占四川约20%,但GDP占全省约40%——2019年成都GDP是1.7万亿元,与第2位绵阳的2856亿元,相差比较大。同样,重庆市区与周边区县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这种情况和沿海地区城市群大不一样,所以成渝地区的带动与辐射不能走其他地方的路子,可能更要强调精准带动。
成渝地区可能没有大的辐射对象作载体,但是中小载体很多,这一带人口密度、城镇密度比较大,可以精挑细选一些有特色、具备对接条件的城市,有针对性地辐射带动。如果这些城镇的发展水平提升了,将会带动其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这种精准带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合当地资源,提升原材料附加值;另一种是产业重新布局。像浙江温州的一些企业,它辐射中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生产一个产品,零部件成百上千,精细划分,从而带动更多企业。
西部大开发
成渝“双城”承接更多资源配置
而在如何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问题上,白明表示: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比东部地区滞后,但单看成都和重庆,二者在2019年均为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是当之无愧的西部地区发展“领头羊”。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但这种投入并不是“砸钱”,而是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西部。
资源具体配置在哪儿?一定要有“门当户对”的配置对象,得有基础去承接这样的高效率配置内容,显然在西部地区,重庆和成都的配置机会更大。
成都和重庆的发展势头都不错,但原来是以各自的发展战略为核心,两者之间的协同并没有被提升到同等的地位,两者的合作半径会受到限制。现在,要做好西部地区的“领头羊”,就不能只是自己发展,“双城”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另外,西部的发展现在还得益于“一带一路”。重庆与成都在“一带一路”上都是重要的节点,比如成都的青白江、重庆的寸滩都是中欧班列的起点,在中欧班列的开行“成绩单”上,成都和重庆交替坐“头把交椅”。但是中欧班列之间迫切需要整合,提高运营效率——比如两个地方之间能不能整合?成都开的中欧班列,重庆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同时,每个地方不可能开通所有路线,成都没有开通的路线,能不能借力重庆?……诸如此类,两者之间形成整合。
这些设想,如果没有两个城市之间的紧密合作,确实是有难度,因为各个城市有自己的考核。而现在在“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如果将两座城市的考核体系对接起来,彼此的发展和成绩互相融入对方,那成渝之间的合作才能够在整个中西部地区提高一个台阶,这种资源配置的机会是作为单体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滕晗 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