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新闻宣传战线的普通劳模,在新闻媒体行业从业已经20年。”11月5日,宣讲员罗光德跟随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向学子们讲述自己用一支笔、一个镜头、一个笔记本记录时代的故事。
2000年,罗光德从四川大学毕业,放弃了成都优渥的工作,回到故乡雅安,成为了家乡报社的记者。20年过去了,他的脚步踏遍了雅安的山山水水。
罗光德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宣讲
穷则独善其身:带着一股劲儿,努力往外走
“起初老师和同学都不理解,为何放弃在大城市里的的工作,回到家乡?我的回答是,‘我是雅安人。’”罗光德的家乡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距成都120公里,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有大熊猫、茶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它能出新闻,但也需要有人来写新闻。”
不过罗光德刚回雅安时,第一份工作是在制药厂上班。“只上了两天班,我就决定离开了。”他说,药厂的工作让他少了“看世界”的机会,就业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身为中文系的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所学便要物尽其用,所做之事要肩担使命,就如同《孟子》提到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带着这股劲儿,努力往外走,最终回到了新闻工作岗位。
罗光德参加了雅安日报的招考,170余人报考,招考20人,罗光德上榜。
“在报社当了一年记者后被调到编辑部,编辑岗对文字水平、新闻敏感性要求更高,更要熟练掌握信息传播规律。起初还是有些不适应。”勤是能补拙的,新闻节目成了罗光德的学习资料,看新闻节目成了他的必修课。罗光德回忆道,那会的电视不能按暂停,也不能保存起来看。只能把自己化作三头六臂,细到每一个标点符号,到每一句话的措辞,再到每一个画面的运用同步关注、多维度学习。
“2001年,发生了惊动全世界的‘911事件’,我们编完报纸已经十一点了。回到家看到央视在滚动报道这个事件,那时我意识到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外恐怖袭击,而是一个可能会影响国际形势的事件,媒体人有责任去宣传,进行舆论引导——让大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应该联合反对恐怖组织。”那时,罗光德在编辑岗位仅工作了半年,“送到印刷厂的报纸必须召回,重新做。本放在末版的‘911事件’需调至第一版。”
幸运的记录者:能切肤感受时代脉搏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罗光德成为了单位的后备力量,先后6次被组织抽调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工作岗位工作,包括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2013年芦山“4•2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以及移民安置、抗洪抢险、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新闻宣传一线。
“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吃苦耐劳’是我的秘密武器。”罗光德笑着说,“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比较笨。”
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搬迁安置工作的跟踪报道中,罗光德跟随工程,去了三年。
加上“512”汶川大地震和灾后重建的跟踪报道,又去了两年。
“前前后后,五个年头。记得儿子开始说话的时候最先喊的是爸爸,等我回去了,他已经不会喊爸爸了。”罗光德笑起来有些苦涩。
罗光德在前往地震灾区采访路上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十分钟,我们就出发了。”罗光德和同事们去的是雅安市受灾较为严重的汉源县。“那时候,我的母亲正在住院治疗,妻子出差远在宁夏飞机无法起飞回来,只能在电话里委托亲戚照顾6岁的儿子。”
“一路走,余震不断,一路上都在掉石头。”罗光德说,“不少地方路断了,坐摩托车、骑马、步行……能用的交通方式都用上了。”
来到汉源后,他和同事们便立即展开工作,汉源的最新情况通过文字和图片,源源不断地发送出来。“当时我想,用什么方式可以给予灾区更大的帮助呢?路断了,山垮了,但信号没有断。”罗光德把眼光放眼全球,策划出公益广告《故乡挺住!》,被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的媒体采用。“效果真还不错,很多国外的机构和友人捐款捐物,通过各个渠道支援灾区,一部分资金进入教育基金会。”
从当年5月下旬开始,到2010年5月,罗光德才回到家。在这段时间里,罗光德的身影出现在汉源抗震救灾和重建的各个现场,采访、写稿,采访、再写稿,“报道共写了四五十万字,一个月有三万字左右吧。”
罗光德回忆道:“起初面对这种血淋淋的场景,我的感受是恐惧。现场余震不断、物资不足……这些都是你必须克服的困难。还记得一次铲小石头铺在地上来做床,一觉起来,发现石头全泡在水里,被子上全是水。正因如此,让我也没有经历去考虑危险不危险,刚开始的担心恐惧完全忘记了。”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陆续推进,受灾区新房一栋栋修起来了,道路一条条打通了,产业一项项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生活一日日恢复了,甚至超过震前水平。这是罗光德亲眼所见,“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亲如一家,携手奋进的情况,加上老百姓自力更生的意志,那时我很感动。美丽家园重新建好了,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我能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很幸运的地方:能用手中的笔、镜头来记录时代的变化,就像感受天气降温升温、太阳暖阳、空气的湿度那样,切肤感受时代的脉搏。”
奉献:干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2010年,罗光德获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享受四川省劳模待遇。“收到表彰消息时我很平静。我觉得表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自始至终都是这么做的:边干边向学专家学者、技术工人、老百姓学习,在不断提升自己之后,学以致用,学到老干到老。”
2007年,雅西高速开始建设,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G5)和八条西部大通道之一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公路在四川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建成通车。雅西高速全场244公里,罗光德“步行采访”完了整个项目,施工到哪儿,他就在哪儿。
冰天雪地、凌晨采访、深夜归家是常事。罗光德说:“这些和技术工人、施工队为祖国的建设而拼搏的状态比起来都微不足道。他们精神我必须学习。”
罗光德在回忆采访“网红桥”腊八斤大桥的时,还清晰记得全长1106米,桥高230米,最高桥墩(10号桥墩)高182.6米,施工单位建设桥梁时采用C80号混凝土自密实浇筑工艺,“混泥土不是采用普通搅拌进行浇筑,而是要将混泥土像雨滴一样滴下去,斜度不能超过1.5公分。还有很多建设者的故事,工程的难点、亮点都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绷紧神经向他们学习,用学到的东西去创造、去奉献、去推动社会发展。”
2020年2月,罗光德再次来到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把16年前给还是小学生的采访对象拍的照片冲洗出来送给了他。
2020年罗光德在古路村与16年前的采访对象合影
2004年,在罗光德眼里古路村就是“悬崖上的村庄”,“从汉源县城出发,经过汽车、摩托车和步行的交替后,才来到古路村的山脚。望着几乎笔直的悬崖,我当时都不敢相信上面还会有人居住。”
下山后,罗光德把古路村的故事写成了《天梯人家》的报道,“我是第一个报道古路村的记者。”后来,关注古路村的媒体、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捐钱捐物、修路、发展种植产业,改善了古路村村民的生活。
罗光德在抗击疫情前线采访
2020年年初,罗光德再次背起行囊来到皑皑白雪的拖乌山,来到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前线进行采访报道。
“二十年,我一直有一个习惯,是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不关机,包里的相机电池是永远满格,要随时都在状态,随时都能够出发。只要祖国需要,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哪里有最艰苦、最艰难、最紧急的任务,我们就前往。”谈及如何理解劳模精神,罗光德如是说,“作为新闻战线的‘老兵’,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乡做贡献,能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建设,这个过程本来就很美。”(谢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