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带一路”上的“超级工程师”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7-29 10:34:30编辑:刘映红
“年轻的时候总是要拼的,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中铁二局六公司总工程师徐州如此说。
八年春华秋实,从非洲高原转战东南亚中南半岛,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化成只争朝夕的奋斗。用过硬的技术、坚强的毅力,践行劳模精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一带一路”建设。
远赴非洲 带队攻克“火山灰”填料难题
2012年,已经成为中铁二局业务骨干的徐州,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与建设亚吉铁路。
亚吉铁路,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至吉布提首都,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条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大建设工程。
“事实上,一开始知道要去非洲,内心是排斥的。”徐州说,不想往外跑,更何况是去非洲那么远的地方。
徐州内心拒绝是有理由的,当时妻子刚有两个月的身孕,妻子也反对他到非洲。
踏上异国,融入铁路建设的大潮,用中国技术改变世界,还是妻儿在不远游,感受一个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徐州说,当时无论作何选择,都会留下遗憾。
“能够参与时代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设,作为一名年轻人来说,是值得骄傲的。”最终,徐州最终选择了前者,在茫茫非洲大陆开启新的征程。
徐州一到任就面临难题,铁路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填料来铺设地基,通常是就地取材。但项目标段地层以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岩、次生岩土为主,这种“火山灰”材料质地松散,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国内常见的粉质黏土基本上找不到,“火山灰”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如何用不适宜的材料建造符合中国标准的安全铁路,这个问题压在了徐州的身上。为此徐州立即牵头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寻求改良“火山灰”级配和粘结性的方法。他带领12名工作室成员,带上试验仪器,头顶烈日,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对沿线土源进行取样、分析,半个月下来,脚磨破了皮,手搓出了茧,途中差点跌落山谷,还遭遇一群鬣狗攻击。
埃塞俄比亚一方的许多工程师,对使用“火山灰”的可能性持否定态度。
“当时就绷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成功,不成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最终,徐州带领团队终于攻克“火山灰”技术,不仅一解填料匮乏的难题,还节约了1600多万元的工程建设成本,“这100多公里铁路沿线,上千次的配比实验都是值得的。”
2016年10月,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徐州被亲切地称为“新时期坦赞铁路上的中国工程师”,打响了中国铁路制造在海外的名号。由徐州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分别被评为中国中铁首批“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四川省第三批“劳模(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转战老挝 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从2012年到2016年,亚吉铁路开通了,远在千里之外,徐州的女儿也已经四岁多了。
当初,徐州和妻子约定,结束亚吉铁路的建设就回国。就在他准备动身回国的时候,接到了单位打来的电话。
这个电话让徐州回家的计划又搁浅了。
“电话中说要修中老铁路,任务紧,让我马上赶过去。”徐州说,他从亚的斯亚贝巴出发,在曼谷转机,到了老挝。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玉溪,经普洱市、西双版纳,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之梦,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参建的磨万段项目地处老挝首都万象市境内,是中老铁路最重要的标段。
“雨季施工是项目面临的首个‘拦路虎’。”徐州说,“不同于国内的‘四季分明’,老挝气候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水位线较高和地层大部分为砂夹卵石层的原因,基坑刚挖成型又被淹没坍塌。”
“基坑成不了型,大型机械设备进场都困难。”现场领工员说。徐州始终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连续一个月在现场蹲点,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图纸,与领工员交流探讨施工方案,最终带领团队研究出一套科学的施工工艺,有效破解了雨季桥梁桩基施工难题,用“中国速度”完成了一个个在老挝人民眼中的“不可能”:创下中老铁路全线第一个桥梁桩基成桩、第一个桥梁墩台成型的好成绩,12天建成3#钢筋厂、20天建成中老铁路展示馆和安全体验馆、1个月打造出楠科内河特大桥和万象北站两个标准化施工示范段共计2.7公里……
一次,来自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及亚洲发展银行的40余名代表组成大湄公河区域铁路联盟观摩团,徐州向他们讲述了中国铁路建设故事。一名来自泰国的成员由衷感慨:“‘中国速度’令我们羡慕,希望以后中国企业能参与我们国家的铁路建设。”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如今项目各项施工保持平稳推进,施工现场路基逐段成型……这里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也是像徐州一样的年轻的建设者们挥洒汗水、筑梦青春的地方。
从2012年起,八年时光,2920个日日夜夜,徐州将青春奉献给了两个海外项目,也将中国劳模精神传递到世界各地。
对于徐州来说,最远的距离就是自己和家的距离,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给妻子一个解释。
“在海外,我不能闲,闲下来就会想家,如果忙一点、累一点,就好了……”徐州说,希望妻子和女儿能够理解他,他不能常回家,不能陪着家人,是为了建设一条路,让更多的人能够常回家。(谢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