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 正文
走进四川战“疫”的“主战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0-03-10 09:37:05 编辑:谢川霞
医务人员在巡房。
最小的患者只有三个月大,除了治疗,护士也帮着照顾孩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供图
这不是第一次应战,成都公卫中心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医务人员、病区、物资组织工作同步推进
生死救援随时可能上演,一个多月来,医务人员一直紧绷着一根弦,20岁出头的护士前一秒还累得哭,下一秒一有情况又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春节以来,在成都市东三环航天立交内侧,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公卫中心)门前一直拉着警戒线,那块立着的“隔离区”警示牌,很是显眼。
截至3月8日24时,成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4例,而成都公卫中心收治了其中绝大部分确诊病人,包括30多名重症及危重症病人。
如果抗击疫情是一场战争,那么,这里便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医治“主战场”。
挑战与应对
中心组建了一年一轮换的应急队,约4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应急队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平时不能出成都绕城,一有情况能保证在半小时内到达工作岗位
过去一个多月,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成都公卫中心护理部主任万彬感觉“比一个季度还长”。
1月16日,请假在外的万彬接到紧急会议通知。“出现疑似病例的时候,我就有心理准备了,毕竟我们医院就是做这个的。”
万彬一直在传染病医院工作,非典、H1N1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都经历过。但在会场上,听到“传染性未知”这句话,还是让她紧张了不少。
“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成都公卫中心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医务人员、病区、物资组织工作同步推进。好在,这已不是成都公卫中心第一次“应战”。
“非典过后,医院已形成常态化应急机制。”成都公卫中心副院长张仁卿介绍,中心组建了一年一轮换的应急队,约4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应急队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平时不能出成都绕城,一有情况能保证在半小时内到达工作岗位。每年,医院组织4次以上的应急演练,让应急队员熟悉接诊烈性传染病病患的流程。此外,医院还预留两层楼的应急病区。
然而,“身经百战”的成都公卫中心还是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挑战。
1月26日,一张“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接受爱心捐赠公告”的海报图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刷屏。“有人说公卫中心本来就是医治传染病的,还缺防护用品?这次是真的没法了。”万彬直言。
事实上,成都公卫中心一直有专项经费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库房内的物资够15名医护人员使用15天,还有15天的物资储存在供应商库房,有需求就随时发货。”中心后勤保障科科长杨碧惠介绍,部分防护物资的保质期是三到五年,不敢储备太多,怕浪费。
1月20日,医院请供货商发回已付款的物资,但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对方表示,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全部,只能发三天的货过来。
“有一次,为了9个医用N95口罩,我们开车几十公里去了趟新都。”后勤保障科医学装备组组长田谊回忆,一些医用物资供货商还有极少量防护用品,但春节期间快递基本停了,大家只能开车去取。
好在政府全力协调,加上社会捐赠,物资紧缺问题终于得到缓解。
医治与攻关
防护服穿4个小时就要换,但遇上手术或其他事,六七个小时才出来是常态。衣服不透气,汗水直流,每天下来,整个人像被水泡过一样
“战争”打响,医务人员全力以赴。“光是请战的信息,我就收到几十条。”万彬介绍,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分梯队到新冠肺炎病区工作,占全院医务人员四分之一左右。
一名处于哺乳期的护士发来的消息让万彬红了眼眶。“中西医临床科室的护士被整体调到新冠肺炎病区工作,考虑到其中一名护士还在哺乳,我就没作调动,结果这位护士发信息说孩子已送回老家,让我怎么安排都行。”
生死救援,随时可能上演。一个多月来,病区主任陈红都紧绷着一根弦,“这次太特殊了,老年人特别多,80岁以上的就有好几个。”
按照“四集中”原则,华西医院派出60多名医务人员常驻成都公卫中心参与救治工作,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主任梁宗安教授等精锐力量。“每天都有几十个省内甚至全国的专家参与会诊。”
努力的结果有惊喜,也有遗憾。陈红回忆,有位80多岁的老人,刚入院时情况还好,但病情突然加重,几天时间肺就全白了,幸而经过治疗很快恢复,现在已经出院。而另一位60多岁的病人,有合并糖尿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上了ECMO(人工肺),但还是走了……
“我常常不记得今天是星期几。”重症一病区主任杨铭的眼睛透着疲惫。
分体服、防护服、隔离服、鞋套、两层手套以及医用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手术口罩和护目镜……每天,杨铭进入病区要花很长时间穿戴好二级防护装备,如果要开展一些危险系数高的治疗,还要穿戴有负压面罩的三级防护服。“憋在里面,无时无刻不想念新鲜空气。”杨铭直言。
“防护服穿4个小时就要换,但遇上手术或其他事,六七个小时才出来是常态。衣服不透气,汗水直流,每天下来,整个人像被水泡过一样。”陈红说,“我们一般不用尿不湿,一是不喝水,二是水分都随着汗水排了。”
即便困难重重,但大家依然积极乐观。“因为不能带多余的东西进隔离病房,护士妹妹们会用废旧材料自制挎包装东西。有时候,这些20岁出头的孩子前一秒还累得哭,下一秒一有情况又马上投入工作中,真的很认真。”陈红说。
医患的世界
因为隔离病房没有护工、清洁工,护士还要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帮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擦洗身体、处理排泄物等
孤独、恐惧、焦虑、烦躁……在封闭环境里直面病毒,隔离病房就像一个放大镜,放大着患者的情绪,调节病患情绪成了医务人员重要工作之一。
“他挥舞着手臂大吼,说我们剥夺了他的自由,怎么劝都不听。”令杨铭印象深刻的是一名50多岁的轻症患者,“可能隔离久了,心情烦闷,他开始抵触治疗。看到同一个病房有患者出院,就彻底爆发了。”
“患者亲人不在身边,我们成了他们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柱。”轻症病区护士长肖旭钰会把开朗的患者与内向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房,还托人录制了舒缓情绪的音频发给大家。“有个患者八个亲人五人被确诊,其他人也被隔离,心情很不好,她把这些音频转给了家人,大家心里好受多了。”肖旭钰很欣慰,“她说我们是天使。”
朝夕相处,精心照顾,肖旭钰感觉,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因为隔离病房没有护工、清洁工,护士还要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帮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擦洗身体、处理排泄物等。有一天,肖旭钰收到一名患者发来的微信,照片里都是护士干着脏活累活的样子。还有一次,患者的氧气管掉到地上,她正要去捡,这名患者制止说,“离远点,离远点,莫把你传染了。”
“他们能看到我们的好就够了。”肖旭钰手机里存着很多病患发来的微信,舍不得删。“有很多‘孃孃款’表情包,比如闪着金光的‘谢谢’‘一生平安’,看着暖心。”肖旭钰笑着说。
病人出院,是杨铭最开心的时刻。1月29日,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杨先生出院。杨铭和护士长马静将他送到了门口。肖旭钰因工作忙没去,“我们只见过几面,他给我发信息说‘我以为你也会来’,有点意外,也有点遗憾。”
“到一线后,我们就没再回家了,有的‘打组合’搬到独居的同事家,有的搬进医院安排的集体宿舍。家里有老有小,还是注意点为好。”肖旭钰说,最想念的还是8岁的儿子,有空会视频通话,但有时候下班太晚,孩子都睡了,说不上话。
“战争”还在继续。但看着一批批病人出院回家,看着窗外越来越浓郁的绿色,肖旭钰知道,春暖花开,回家的日子不远了。(任鸿 黄大海)